光明日报:文化+生态诉说不一样的东莞
2015年10月24日,麻涌华阳湖美景。(资料图 程永强 摄)
《光明日报》“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 东莞调研行”③
看一场“莞产音乐剧”,到麻涌镇的华阳湖泛舟,从北京来到东莞创业三年,“新莞人”郑磊说:“没想到,在东莞也能享受到像一线城市一样的文化生活。”近年来,许多来到东莞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慨。
在城市转型升级的同时,广东省东莞市一直为摘掉“文化沙漠”“打工城市”等标签而努力。打造图书馆之城、音乐剧之都,建设现代生态都市,一个个城市目标诉说着“不一样的东莞”。
知识惠东莞
在东莞市中心区,聚集着展览馆、图书馆、玉兰大剧院、科技博物馆等12个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既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更殷实,又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更丰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早在2013年,东莞市就成为广东省唯一、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2007年,东莞在国内率先提出打造‘音乐剧之都’的口号,立即引起争议和质疑。”东莞玉兰大剧院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新浩告诉记者,外界评价该定位与东莞“格格不入”。
不到半年,音乐剧《蝶》成功推出,一举夺得了文化部文华大奖特别奖、韩国大邱国际音乐剧节特别大奖。8年间,“莞产音乐剧”在业内声名鹊起,产出了《妈妈再爱我一次》《钢的琴》等12部音乐剧。东莞成为国内生产原创音乐剧最多的城市。为使文化成果惠及百姓,近年来,玉兰大剧院每年都会开展“绽放的玉兰”艺术普及公益活动,每年展演30场,每场票价仅需30元。
“目前东莞共有三个音乐剧创作基地。”陈新浩说,玉兰大剧院的演员及管理人员中,东莞本土人才占80%,不仅如此,全国保利院线里的许多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从东莞走出去的。
3月19日上午,东莞图书馆的24小时开放自助图书馆内,姜鑫秋正读着一本《孟子》,她是附近快餐店里的服务人员,每天早餐与午餐之间的空闲,她都在图书馆里享受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而该馆是国内第一家无人值守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
由自助图书馆向里走,一间漫画图书馆正在装修扩建。2004年7月开馆时,该馆成为国内第一家漫画图书馆。据悉,改建后的图书馆将达1200平方米。“动漫产业是时代的要求,需要有文化作为支撑。”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说,目前,漫画图书馆的漫画文献馆藏居全国前列。为对接东莞动漫产业发展,该馆还建立了动漫文献信息中心、动漫产业服务基地以及动漫发展研究平台。
在惠民的同时,文化软实力也化身成了城市的吸引力。数据显示,近5年来,东莞市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本科、硕士及以上人才分别增长了23%和46%。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
初春的东莞市麻涌镇华阳湖湿地公园,湖光潋滟,空气清新。远道而来的游客可能想不到,3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污水横流。
东莞市麻涌镇是岭南地区有名的鱼米之乡,但也因水系发达吸引了养殖场、造纸厂等资源消耗型企业。2011年12月,东莞市确立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的发展战略,要求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作为发展转型的重要支撑,推动实现绿色崛起。
2012年年底,东莞通过专题调研,认为麻涌存在用地指标短缺、农业发展模式粗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空气环境和水环境受到重度污染等发展问题。
“变短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麻涌镇以“治污促转型,拆旧求发展”为发展思路,狠抓水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只用了3年,麻涌镇关停72家漂染、造纸、电镀等污染行业企业,整治和隐退121家“两高一低”企业。清淤165万立方米,种植对污染物吸收能力强的植物,内河涌水质从劣5类恢复到三四类。随后,投入2.8亿元打造兼具水利、生态、 旅游 功能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和4A景区。
从生态建设出发,麻涌镇产业升级、 经济 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近三年,总 投资 42亿元的农业公园项目已动工建设。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合作项目纷纷落地。中粮、深粮等32宗内外资项目纷纷入驻水乡,内外资引进有300多亿元。华阳湖湿地公园带动当地集体收入每年增加50%以上。2015年麻涌镇生产总值167.3亿元,增长10%。
不只麻涌镇,整个东莞市都意识到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松山湖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生态园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许多产能落后的企业被淘汰,高新技术企业奔着碧水蓝天而来。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细康说,东莞较早地意识到要把绿色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力,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发展双赢的路子。
东莞市的生态环境治理刚刚迎来拐点。“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新的城市污染问题。”赵细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