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软实力 加快建设逾千农村文化俱乐部

14.04.2016  09:51
市文化馆馆长廖武说:“近年来,年轻一代参与公共文化的人数逐年上升,融入山歌等客家文化元素、将娱乐性和竞技性相结合的文艺活动也调动了全民参与观看的积极性,也让客家文化得以传承。

  ●本报记者  袁晓敏

  近日,位于梅江区西阳镇阁公岭村有着70年历史的古民居“喜庐”,经过三年多的修葺,成为该村700多名村民的文化休闲场所——农村文化俱乐部。记者日前在“喜庐”内看到,舞蹈培训室、棋牌室、农家书屋、公共阅览室、器乐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吸引了村民前来做客。据了解,“喜庐”只是我市推进1000多个农村文化俱乐部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建设农村文化俱乐部是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积极打造文化惠民工程的亮点工作之一。

  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100%

  2013年,我市出台了《梅州市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实现了市、县、镇、村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100%、达标率100%,其中市、县、镇公共文化场馆评估均达到定级标准,全市2000多个行政村均设有文化站点。据市文广新局公共文化科负责人杨才珍介绍,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已建成124个,预计2020年全市建成1000个以上,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据悉,为提供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服务,我市建设农村文化俱乐部均以客家古民居为阵地,统筹各级部门文化惠民资源及乡贤、村民、政府多元化投资,开设了国学讲堂、“非遗”传习点、客家习俗展等多形态文化。同时,俱乐部还具备休闲娱乐、节庆聚会、婚宴活动等多种功能,如梅江区农村文化俱乐部就驻扎进如毓真公祠等30到40座古民居里,既促进了古民居保护,又打造成了原生态客家乡土旅游点。

  客家品牌活动遍地开花

  在梅城,“客都艺韵”的周五有戏、周六有歌在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剧院已开演4年,该活动已举办约250多场次,吸引了4万多群众观看。记者日前在现场看到,剧院内人气爆棚,其中不乏年轻人和学生群体。市文化馆馆长廖武说:“近年来,年轻一代参与公共文化的人数逐年上升,融入山歌等客家文化元素、将娱乐性和竞技性相结合的文艺活动也调动了全民参与观看的积极性,也让客家文化得以传承。”

  有一组数据彰显着我市客家品牌活动的繁荣和进步:“群星舞台大家乐”欢笑10年,每年投入15万多元,以固定、流动的演出舞台走进社区、校园和乡村;客家山歌幼苗班免费开办5年,培育了近千名山歌小学员;“非遗文化大观园”历时一年,我市200多个“非遗”项目如席狮舞、铙钹花以演出方式走进大众视野;客家文化公益讲堂开办,以及各县开展送戏下乡、城区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等成为每年“常规动作”……

  目前,我市各县(市、区)的“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为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丰富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我市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送戏下乡活动。其中,兴宁市 “宁江风情” 送戏下乡活动深受干部群众的喜爱,该活动自2013年起由该市20个镇轮流组织一场文艺演出到兴宁市区表演。3年来吸引了近3000名干部群众参与演出,每场吸引上万名观众。“群众乐于参与、积极融入到活动中,这是基层文化活动‘送进去再走出来’的体现。”该市文广新局相关部门负责人林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