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团走进昆明 实地领略云南非遗文化精妙

20.11.2015  16:22

采访团成员拍摄云南省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牛虎铜案。云南网记者 黎鸿凯 摄云南网讯(记者 黎鸿凯)11月19日上午,国家网信办主办的“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云南行采访团走进云南省博物馆、官渡饵块传习馆、乌铜走银传习馆、晋宁郑和故居和航海纪念馆、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等地,实地领略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妙。

11月16日,由国家网信办主办的第二期“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活动在福州正式启动。此次采风活动将继续以“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线,关注福建、云南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当地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传统文化创新产业及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及创新应用,展示“一带一路”深厚的文明和文化底蕴,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点击进入专题

采访团了解“乌铜走银”。云南网记者 黎鸿凯 摄云南独特铜制纯手工工艺乌铜走银

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云南“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2010年8月,官渡区建立的云南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乌铜走银传习馆”落户官渡古镇。2011年6月,“乌铜走银”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艺。以乌铜为胎,胎上雕刻花纹图案,并以纯银熔化后遍走图案刻痕,加以高温使银与乌铜合二为一,再经打磨、抛光等技术处理,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典雅别致的独特效果。

据介绍,制作乌铜走银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匠人须掌握冶炼合金、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以铜为胎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经过特殊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色古香,典雅别致。由于一般以嵌白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其成品主要为文房四宝、茶具酒具、香炉花瓶等。

现任昆明市官渡古镇乌铜走银传习馆馆长的高级工艺美术师金永才是“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的第六代唯一传人。他在官渡古镇租用了一栋三层共260多平方米的小楼作为“乌铜走银传习馆”,集加工、销售、展示、传承为一体,以此为基地,开展相关业务,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乌铜走银这一濒危工艺和非遗项目。

点击进入专题

建水紫陶大师白忠贵介绍制陶工艺。云南网记者 黎鸿凯 摄

【采访团省博参观最大规模的茶马古道特别展】

一带一路”网络文化采风云南行活动首站就来到了云南省博物馆,采访团的嘉宾们在省博参观了《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别展览》,该展见证了“茶马古道”的历史,展现了“茶马古道”文化遗存的独特魅力,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茶马古道”文物巡回展览。

茶马古道是唐宋以来汉藏等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是一条中国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文明传播中起重要作用的通道,也是中国唯一一条至今还在使用的古驿道。它的历史与作用,在新时代下将被赋予新的意义。

此外,云南省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牛虎铜案,当年汉武帝赐予滇国国王的滇王金印, 出自宋代大理国的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立像,晋宁石寨山出土的西汉时期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出自“一带一路”沿线的西汉有翼虎银带扣……一件件精美的展品都可追溯云南几千年前不同时期的历史故事,让采访嘉宾们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点击进入专题

采风团在官渡古镇与花灯剧演员合影。 云南网记者 黎鸿凯 摄【采访团官渡饵块传习馆体验制作工艺】

采风团一行人还参观了官渡古镇、乌铜走银传习馆、状元街、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云子围棋院等,在官渡饵块传习馆里,采风团的嘉宾们参观并体验了舂饵块的制作过程。

在云南,十里不同风,所以才会有“云南十八怪”的诸多文化现象。其中“粑粑叫饵块”也让云南的特色小吃——饵块为人们所熟知。作为民俗,饵块还是云南人过春节必吃的食物之一,可烧、可煮、可炒、可卤、可蒸、可炸。

据工作人员介绍,传统的饵块制作需要经过选米、泡米、蒸米、踩碓、拔碓、揉捏、晾晒配合紧密;在长达三四米的大碓上,8名壮汉一起踩碓,舂制刚刚蒸好的大米,逐渐形成散发出阵阵清香的饵块。

采风团一成员表示,作为土生土长的昆明人,今天还是第一次在官渡饵块传习馆看到饵块的制作工艺。同时,看到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保护民间手工艺,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