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商机多 创客作品抢眼球

15.05.2015  12:43

创客展区吸引众多创意机构参展。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大学生创客现场展示投篮机器人。 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识别前方的篮球,然后举起来,投射出去……在文博会2号馆的创客专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张鹏带来的一个投篮机器人吸引了许多市民“围观”。“这个机器人有自主投篮、精确定位和智能运作三大功能,我们希望今后能降低制造成本,将它改造后运用在灾害救援中。”张鹏向记者介绍。

14日开幕的第十一届文博会上,2号馆首次开设了创客空间展区。艾肯麦客、柴火空间等众多创意机构的拳头产品参展。以深圳大学、深圳高职院和大学生创意园为主体的大学生创客作品也在该展区亮相。

“这些大学生创客的奇思妙想不仅有创意,许多还非常有商业价值。”深圳大学文博会分会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懿莹说,学生创客的创意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以及社会各方的资源也正在瞄准这一群体,希望为他们的创新提供各类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胡明 孙颖

  校园创客群体日渐壮大

集拉杆箱、背包、滑板助行车于一体的“库特车”,帮助残障人士上下楼梯的电动轮椅车,融合了健骑机和自行车行驶功能的运动健骑车,只要改变摆放方位就能控制开关和亮度的重力感应灯……记者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展区看到,这些由学生创客带来的作品中,不少趣味性和实用性兼具。

“我们的产品已经销售了万余辆,目前市场主要在海外。”“库特车”的发明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叶君平现在还未毕业,就已经是两家公司的创始人。两年前,他结识了一位在华为任职的伙伴,共同研发了“库特车”,并成功实现了成果转化。目前,研发团队已经研发电动版”库特车”,并在着力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与各类投资机构接触。

“学校有很多有想法的学生,也有很多小的创新团队。”张鹏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有不少学生会在课外时间自主开展自己的创新项目。他们的投篮机器人就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研发成功的。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10年就建设了创意创业园,并在2012年成立创业学院,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创业学院之一。有机器人、LED、电子、工业设计等68个创新型社团,覆盖全校逾80%的专业,他们的创新活动非常活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几年,创新创业在校园中蔚然成风。

深圳大学相关负责人则介绍,深圳大学的创客群体也在日渐壮大,随着创客运动的兴起和创客文化的普及,深圳大学有越来越多学生创客出现,已经涌现了克洛普斯、思路飞扬、乐奇足球、酷浪小羽等优秀创客团队。

  校内外资源为其提供支持

随着大学生创客群体日渐壮大,这一群体的创新潜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正有越来越多资源进入,为他们的创新创业提供各类支持。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透露,前不久,深圳市政府投资300万支持该校与麻省理工学院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合作打造“微观装配实验室”,其目标是提供各类设备和技术指导,帮助创客实现原型验证,服务学校师生创新创业,并在未来服务深圳社会创客。本月底,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还将举办深圳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会,帮助深圳高校120个创客团队与30多家投资机构进行对接。

在14日文博会现场,深圳大学“深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也正式揭牌。据介绍,该基地的成立基于学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及该校创业园发展的经验和资源建立,将整合创业教育、创业实训、创业孵化、创企融资、股权众筹、创客空间等功能,为深港大学生创客创业团队提供一站式创新服务“众创空间”。

“对于学生创客来说,各方的支持很重要。”叶君平告诉记者,当时学校创意创业园为团队提供了免费场地,但在将创意转化为原型时吃了不少“苦头”。“找外面的工厂,工厂都不愿意接单,因为我们只做五到十个,工艺又比较复杂,工厂需要重新打一套模具,成本高。”叶君平说,由于资源有限,团队两年前研发“库特车”的时候遇到了不少困难。

“学生创客的很多创新行为是出于兴趣,即使有意向将创意转化为商品,因为他们还未步入社会,很难获得资源。”深圳大学城创意园相关负责人呙岭说,目前深圳大学城创意园正打造“创客车库”,整合社会中的资源,为学生及深圳创客提供将创意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资源,“这些资源涵盖工业设计企业、软硬件方案商、投资机构、各类创新型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