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博士:“用客家话学古诗词有得天独厚优势”

16.11.2015  12:49
客家话犹如汉语活化石,用客家话诵读古诗词更押韵,用客家话学习古诗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14日上午,北大古典文学博士、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廉萍受邀作客梅州日报社,为梅州日报小记者作题为“古诗词与当代生活”的讲座。她那深入浅出、妙语连珠的讲座引起现场百名小记者的共鸣。

 

  ●本报记者 李少凤/文 吴腾江/图

  “客家话犹如汉语活化石,用客家话诵读古诗词更押韵,用客家话学习古诗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14日上午,北大古典文学博士、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廉萍受邀作客梅州日报社,为梅州日报小记者作题为“古诗词与当代生活”的讲座。她那深入浅出、妙语连珠的讲座引起现场百名小记者的共鸣。

  讲座伊始,廉萍先是和小记者分享了她的母校北京大学的校园风光。欣赏了那风光旖旎、人文气息极其浓厚的北大风光后,小记者们的脸上写满向往,后排的一个小男生发表感慨:我要认真读书,以后长大也要报考北大!廉萍博士笑着鼓励大家:你们好好努力,我在北京等你们!

  随后,廉萍在简单了解小记者对古诗词的感受后便切入正题,她分别从“为什么要读诗” 、“怎么读诗”、“为什么要背诵古诗词”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哲学使人深刻”,她鼓励小记者:也许你现在读不懂这首诗词,但是没关系,先背下存储,将来某个时刻就会有所感悟。她介绍,能够流传下来的大部分古诗词和国学经典,一字一句都经过了反复斟酌、锤炼,每个字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读多了,我们就有一种语感,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模仿,这对写作遣词造句很有帮助。她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为例,称此两句诗仅十四个字就表现了阔达的时间感和空间感,文字凝练,内涵丰富,意境非凡。

  “你们会说客家话,我认为你们在音韵学方面的能力,就已经达到北大中文系本科生的水平。”廉萍的一番话引起了现场同学的热烈反响。她以杨万里的诗“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为例,分析了客家话学习古诗词得天独厚的优势。她指出,古诗词讲究韵律,注重平仄对仗,用普通话来诵读杨万里的这首诗未能很好体现其音韵美,而用客家话来读美感则更强。

  最后,廉萍用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勉励小记者们多积累古诗词,将来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从古诗人的智慧里找到自己的寄托和安慰,在古诗词里找到自己精神的“家乡”。

  在互动环节,小记者们踊跃提问问题,勇敢向廉老师请教。小记者李淑丹问:我很喜欢古诗词,觉得古诗词的意境很美。那古诗词与白话文的意境有什么不同呢?小记者刘璇也向举手请教:既然客家话对我们学习古诗词有帮助,那我们该如何运用客家话……廉萍对小记者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称赞他们有思考,提问很有深度。

  讲座结束后,小记者们争相和廉老师合影留念,还拿着笔记本向她索要签名(如右图)。那崇拜的劲儿,一点也不亚于来了个电影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