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文明创建落实在基层“最后一公里”

23.10.2016  16:36

编者按

18日,省文明委在东莞市召开全省基层文明创建工作座谈会,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文明委主任慎海雄出席并讲话。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委主要领导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指示精神,总结了今年5月以来全省基层文明创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要求各地树立打好“文明牌”就是打好“发展牌”“民心牌”“供给侧改革牌”的创建理念,以基层文明创建为抓手,树立“文明广东”形象。会上,东莞、汕头、佛山、清远四市及东莞市横沥、茶山两镇有关负责同志作了经验介绍。

1

铁肩担责 铁腕整治

力促文明创建“补短板 促提升”

东莞市文明委

东莞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以铁的担当、铁的纪律、铁的措施,坚决推进镇村文明创建上台阶。

四个月来,全市拆除违章户外广告超过10万块,增设核心价值观等公益广告16.07万块,总面积超过52万平方米,公益广告比例达到30%以上。清理 卫生 死角超过28万处,处理占道经营超过11万宗,整治“牛皮癣”号码超过2万个,关停906个。出动警力13万人次,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9万多宗。处理违章建筑1万处,建立便民信息发布栏2500个,签约“门前三包”户数41.76万户。修复市政设施约2万处,推动上马一大批文明创建基础工程。实现全市597个村(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覆盖,全面建设社会服务管理“智网工程”。广大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行动,参与志愿者超过13.59万人次,服务总时数约33万小时。

一、提高认识,以前所未有力度抓创建。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成立“补短板 促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负责制,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全面打好创建攻坚战。

二、提高标准,以城乡一体化推创建。确立市镇村一体标准,“以市区要求抓镇村、用市民标准育农民”。实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升工程,规划建设一批有特色的公益宣传设施、主题公园广场、公共艺术景观。实施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工程,整合镇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绿色宜居城市。实施社会民生建设水平提升工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均衡化。实施市民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建设“友善之城”“好人之城”“志愿之城”“希望之城”。

三、问题导向,以十大行动补短板促提升。一是开展户外广告整治。二是开展城市“牛皮癣”整治。三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四是开展“涉黄”整治巩固。五是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六是强化公益广告发布。七是提升核心价值观融入。八是提升城乡规划建设。九是提升基层服务。十是提升市民素质。

四、试点先行,以典型示范树标杆。分级分类确立示范点,重点抓好横沥、茶山和麻涌三个先行试点镇,高标准培育13类示范点,明确具体建设标准,如文明市场建设的7个大项和23个小项标准、示范村建设的“十个一”标准。

五、标本兼治,以健全工作机制促长效。一是健全常态化创建考评机制。二是建立文明创建问责机制。三是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实施311个文明创建工程项目,总 投资 额超过9.5亿元。四是激活“门前三包”责任制,增加“包公益宣传”内容。五是建立专群结合管理机制,引入专业力量,广泛动员群众,掀起全民创建热潮。六是建立整治“牛皮癣”长效机制,对“牛皮癣”电话号码实行停号处理,增设便民信息发布栏,实施“牛皮癣”举报奖励。

六、创新方法,以突出本土特色树品牌。一是擦亮城市名片,实施友善主题宣传、关爱贫弱群体、关爱农民工等八大行动26项措施,打造“友善之城”。二是打造镇街品牌,如横沥镇建立健全“好人”优待机制,打造“友善横沥 小城大爱”品牌。三是彰显村居特色。按照“一村一特色”标准,对村落进行保育活化。

2

强管破陋习 创文惠民生

汕头市文明委

汕头市以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强化城市管理为手段,以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整治为重点,大力开展创文强管整治行动,城市环境明显改观,城市形象极大提升,受到广大市民和海内外潮人广泛好评。

一、抓重点突破,大力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拆除违建,还路于民”专项整治行动,啃下了一批“占路为市”达30多年的违章建筑和违章搭建“硬骨头”。大力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查处机动车违章驾驶、“泥头车”超载漏洒、酒驾醉驾等违章违法行为,使交通秩序得到改观。大力开展城乡黑臭水体专项整治,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加快推进道路升级改造,拓通改造了一批存在多年、群众反映强烈的“断头路”,优化了城市出行环境。截至9月底,全市整治行动共组织人力83.06万人次,拆除违章建筑物20.3万处,清理乱摆卖摊档27万宗,拆除河岸违规高脚屋856处,纠正查处交通违章行为26万宗。

二、抓亮点培育,大力推进创文惠民行动。利用空置的国企老厂房和闲置空地,规划建设疏导型惠民集贸市场20个,清理空心化市场37个,从源头上解决流动摊贩乱摆乱卖现象。通过加强卫生保洁、清理悬空线路、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等方式,有效解决“城中村”管理难题。利用整治后的场所建成了崇文公园、西南文明公园等一批公共休闲文化场所。大力推进十个公园改造建设、十个历史文物保育修复、十个水体修复整治、十大道路改造建设、十大市场改造提升、十大产业项目落地开工等“六个十”工程建设。

三、抓机制建设,大力推动创文强管工作常态化开展。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大力推行“街长制”“路长制”“楼长制”,推动了城市管理精细化。建立随机督查机制,推动各地基层的创建工作落实。建立快速督查机制,开通创文热线电话,发动群众针对不文明和不作为行为开展“两不”现象随手拍活动,并及时通过 新闻 媒体进行曝光。

四、抓宣传引导,着力形成全民行动的创文氛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创文宣传。广泛开展“汕头道德讲堂”“小手拉大手”等主题实践活动。发动群众参与创文志愿服务达18.6万人次。组织全市85个市直和驻汕单位挂钩帮扶39个街道、乡镇。市民对创文强管知晓率达97%,满意率达90%,市民违建自拆率达85%。

3

打造“敬业之城”

树立核心价值观建设新品牌

佛山市文明委

佛山市紧扣自身制造业大市、民营 经济 大市的实际,以大力弘扬“敬业精神”为重点,着力打造“敬业之城”,推动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品牌。

一、创新开展“宣传思想文化五进民企”活动,推动以“敬业、诚信”为重点的核心价值观深入车间、融入企业。一是开展送书上门行动。在企业员工村、园区设立流动书屋、汽车图书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关书籍、企业家创新创业故事等送进企业、园区。二是开展环境润人行动。广泛刊播与厂区、园区环境相融的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建设核心价值观主题厂区花园、厂道等。三是开展厂训育人行动。推动建立企业道德讲堂,推动企业深入开展“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学习讨论活动和“企业领导讲厂训”“企业员工话厂训”等主题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融入企规厂训和员工行为规范。四是开展工匠精神励人行动。推动企业开展“立足岗位代言核心价值观”活动,设立标兵岗、评选“岗位之星”、组织技能比武大赛和培训等。五是开展文艺化人行动。组织文艺志愿者和企业文艺骨干,编排反映“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文化文艺演出送进企业。

二、寻找宣传命名“佛山·大城工匠”,推动工匠精神成为全市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发起寻找和宣传“大城工匠”活动,选出30名“佛山·大城工匠”。召开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佛山党政班子领导全部出席,给予“佛山·大城工匠”全市最高礼遇和荣誉。凡获“佛山·大城工匠”命名的,参照佛山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标准发放工资外津贴;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获评国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市财政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的创办补贴;可以直接入户佛山;享受户籍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政策等。制定出台《“佛山·大城工匠”评选和命名管理办法》,建立起弘扬工匠精神的制度化、常态化机制。

三、七大行动打造“敬业之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新品牌。制定《“敬业之城”之企业行动方案》,以企业为主体,以“敬业”为新一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牌建设重点,实施“敬业之城”建设七大行动。一是“敬业之城”公益展播行动。二是“佛山好厂训”征集展示行动。三是“大城工匠”事迹巡回宣讲行动。四是“佛山敬业之星”发布行动,全市每半年发布10名“行业敬业之星”。五是“南闯精神”企业大讨论行动,以长篇小说《闯广东》、报告文学《筑梦佛山奋斗写传奇》等佛山原创文学作品的出版发行为契机,在企业中大力发掘和宣传具有“南闯精神”的标兵人物。六是“敬业之城”专题宣传行动,组织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社会各界新媒体等形成“敬业之城”全媒体传播矩阵。七是继续做细做实“宣传思想文化五进民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