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登白云山 要奖也要罚

22.10.2015  16:26
原标题:文明登白云山 要奖也要罚

  广州观察

  昨天是重阳节,为鼓励市民文明登山,保护景区环境,广州白云山首创丢垃圾换门票活动。市民上山的时候,可以找志愿者领取垃圾袋,只要随手将垃圾带下山,一袋垃圾可换一张白云山门票,此举获市民点赞。

  旅游不文明行为频频被媒体曝光,云南“开舱门”事件、踩着烈士铜像拍照、“某某到此一游”刻字留念等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日常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吐痰、践踏草坪、违规抽烟、插队加塞等让人见怪不怪;甚至还有游人将脸丢到了国外,“埃及神庙刻画”“在境外机场过度维权”等严重不文明行为给礼仪之邦抹黑。

  再说回景区垃圾,每逢旅游旺季、各种节日庆典,一些旅游景点都要经历一番“垃圾劫”,节日过后,游客散去各种生活垃圾堆积如山,有的甚至因清理不及时,遭风吹日晒臭气熏天,引苍蝇横飞。往年重阳节前夕,市民爬完白云山之后,景区饮料瓶、剩余食物、塑料袋等生活垃圾也随处可见,给白云山添“”。

  倡导文明出游,对那些游客不文明行为要“严惩”。今年,被称为“游客黑名单”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也出台了,但其实很多地方的“游客黑名单”制度形同虚设,不文明现象并没有改善,黑名单制度还要长上牙齿,发挥其真正作用。面对屡禁不止的景区不文明现象,故宫开始把在故宫的文物、古建上乱写乱刻的游人纳入“黑名单”,禁止进入故宫,目前,约有2500人因倒票、发放小广告等不法行为被纳入故宫的“黑名单”,对游客不文明起到震慑作用。

  除了对不文明行为要重“”,对文明行为我们更要“奖励”,当然处罚不文明行为毕竟是事后追究的“无奈之举”,如果能让游客形成文明好习惯,在源头杜绝游客不文明那才是“标本兼治”。鼓励游客形成文明出行好习惯,除了白云山以垃圾换门票,厦门鼓浪屿也推出了“对带垃圾离岛游客将获赠礼品、抵用券”等一系列举措,这些奖励虽小却意义重大。一个小小创意,不仅可以激发游客参与的积极性,让游客成为景区环保“主力”,一改以往景区单方“自管”为多方“共管”的模式,降低了景区的管理成本,宣传了景区形象,还可以让游客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所以说,游客不文明要如何杜绝?当然少不了要靠“黑名单”制度等来“惩罚”不文明行为,也需要像换门票这样的鼓励文明举动的措施,在源头上减少不文明行为。一奖一罚,奖罚并施,持之以恒,游客出行才会更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