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一轮扶贫双到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喜获第十一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三农”研究创新奖
30.10.2015 18:30
本文来源: 交通运输厅
中国农村发展论坛由中国顶尖三农专家领衔的决策参考性高端论坛,自2005年起,已经在广东、湖北、北京、河南等地连续举办了十届。由于每届研究的问题都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都不乏真知灼见,都能形成正能量,因而十年来,论坛的魅力在持续增强,在三农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广东省新一轮扶贫双到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驻西联村扶贫工作组 黎侃 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 姚岢 摘 要 :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机制的重大创新,是实现边远山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广东省双到 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本文仅 对我省的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主要从贫困户分类脱贫、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查找问题,给出建议,从而更加有效的实施精准扶贫。 关键词 :精准扶贫问题 建议 有效途径 2013 年4月,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吹响了我省新一轮扶贫双到开发战斗的号角,对全省2571个重点帮扶村,20.9万户相对贫困户、90.6万贫困人口,派出2571个工作组,7986名驻村扶贫干部,保证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组,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据统计,新一轮扶贫双到全省各级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79.39亿元,平均每个贫困村697.73万元,村帮扶项目7.06万个、户帮扶项目184.9万个,精确扶贫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对口帮扶乐昌市乐城街道西联村,新一轮扶贫双到累计投入资金1734.375万元,实施村帮扶项目26个,目前西联村集体收入达到12万元,贫困户年平均收入为9078元,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贫困户的收入明显提高,脱贫致富的信心明显增强,扶贫“双到”成效显现。 我省扶贫“双到”工作举全省之力,聚社会之财,集全民之智,实施扶贫攻坚,形成了领导重视程度最高、扶持政策最实、资金投入最多、社会参与最广的大扶贫格局,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这三年,笔者一直战斗在我省扶贫的第一线,为更有效地推动下一轮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现对我省的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进行思考,主要从贫困户分类脱贫、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查找问题,给出建议,从而更加有效的实施精准扶贫。 一、贫困户脱贫方面:如何使帮扶措施通过精准分类变得行之有效? 现象:自2009年以来,广东省扶贫采取了“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精准扶贫模式,对贫困户确定采取公示制度,在精确辨识贫困户类型的基础上,采取“靶向疗法”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极大的突破了粗放扶贫的陈规,在扶贫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新,扶真贫、真扶贫,激发了扶贫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制定每个村、每户农户的具体的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使帮扶工作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有措施。 但“一户一法”在实施过程中也碰到许多困难和疑问,“一户一法”因帮扶的措施不同,帮扶的力度也不尽相同,有的贫困户帮扶几百元,又有的贫困户帮扶上万元,与贫困户家境相差不远的村民又没有一分帮扶,在“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农村,会对后续扶贫项目的开展会造成极大的困难;对身患重病的贫困户,工作组在时和走后,又该如何帮扶;工作组在调研中听到的一个故事“曾有一位贫困户,爱喝酒、赌博。获捐一头猪仔后,他转身就卖掉换钱买酒喝,结果醉死路边……”。在三年驻村扶贫过程中,笔者有很深的感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扶贫先扶心”、“扶贫必须消除导致贫困的恶习”,可以是因病、因天灾人祸、因教育负担过重、因缺技术、缺资金,但因为懒,是不应该被原谅的。 建议:应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分类,例如:A、无劳动能力绝对贫困户,主要为五保户、低保户、因病、因残、因天灾人祸,主要帮扶方式以慰问为主,尽量争取五保低保名额,落实医保,通过享受政府、社会的温暖关爱,保证其吃、穿、住、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B、有劳动能力绝对贫困户,因教育负担过重、因缺技术、缺资金,并有强烈脱贫意愿,其为到户帮扶工作重点;C、相对贫困户,贫困程度与一般村民相差较近或无强烈脱贫意愿的,仅进行一般性帮扶。帮扶措施分为:一般帮扶措施,以日常慰问、帮扶日常农资(化肥等)为主,帮扶金额控制在500至1000元;针对性帮扶措施,分年度以主动申报为原则,实行竞争,优选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贫困户进行重点帮扶,形成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用典型的力量带动后进,形成以点带面、共同致富的格局。 笔者在贫困村开展过一个“树脱贫致富帮扶典型”的项目,以主动报名申请为原则,通过广泛宣传,在199户贫困户,780名贫困村民中,选拔10名脱贫致富典型,每名按照项目方案支持5000至10000元的农业发展资金,最终仅有8名贫困村民主动报名。脱贫致富典型小谢原来仅有5箱蜜蜂,在资金及工作组的帮扶下,现在发展为60箱蜜蜂,年收入6万元,跟随小谢养蜂的人也越来越多。通过主动申请,竞争选拔,解决因帮扶措施力度相差过大,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以榜样的力量,让更多的贫困户看到希望,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 二、产业建设方面:如何让扶贫带动的帮扶产业不休克? 现象:扶贫要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就需要开展产业扶贫。产业扶贫可以带动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产业形成了并且能持续,脱贫致富就能持久,可以说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最有效手段,因此,产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一点,产业建设靠时间,产业是否真正成功也需要时间的检验。回头看我省历年扶贫帮扶单位留下的扶贫产业,能做大做强的很少,能勉强维持下去的亦是不多,有课题研究显示,上一轮帮扶中建立的农业合作社,其中50%处于休克状态,或者情况更加严重。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扶贫产业在帮扶过程中轰轰烈烈、红红火火,帮扶结束后就开始偃旗息鼓、逐步萧条,直至最终败落。 究其原因,一是在扶贫初期,构建扶贫产业未经深入考察、专业论证就急于上马;二是构建扶贫产业为对应考核、照搬照抄、敷衍了事;三是扶贫结束后,帮扶单位人走茶凉,地方政府疏于过问,导致产业资金、技术断供,管理跟不上。流于形式的扶贫产业注定只是昙花一现,难以给贫困地区持久的发展动力,亦起不了永久脱贫持续致富的效果,甚至会老百姓心中形成负面的影响。 目前,产业扶贫为“一村一品”,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困难,村的人力、土地、物质、市场等资源太少,勉强建立了“一品”,长久维持也非常困难。扶贫产业建设只有在全面、科学的统一框架下进行构建才能可持续、长久,靠帮扶单位进驻后通过短时间调研、考察来拟定,肯定不是科学的做法。扶贫工作组刚开驻村几个月,就要求帮扶单位确定扶贫产业建设,并且大部分驻村扶贫干部是从各行各业抽调的,对农业建设不甚了解,对当地情况还没来得及完全熟悉,就要提出扶贫产业建设计划,很难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这种模式下开展的扶贫产业建设多半会半途而废。 建议:要想真正形成长久的扶贫产业,就要在产业的构建上下功夫,在产业的实施上做文章。 一是在产业的构建方面,应以“一县一产业”为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一镇一品”。在县级层面论证产业构成,提出产业布局,并在帮扶单位到位之前,形成产业项目储备,在镇级层面提出产业的相关品种构建;以县为单位进行全面统筹,县里对产业基地建设进行规划实施,集全县帮扶单位之力对建设资金缺口进行支持,并进行产品市场推广,镇里对产业发展下游农产品进行规划种植,村的产业建设以县、镇的统一产业规划为依据,防止盲目行径而缺乏科学论证。 二是在产业的实施方面,应明确地方政府和帮扶单位的职责,地方政府应确定扶贫产业,同时负责产业的推进实施;帮扶单位应集中力量落实建设资金缺口,协助地方政府推进产业实施。由此,对产业扶贫建设的考核制度需进一步完善,考核的主体是地方政府,以此促使地方政府真正重视扶贫产业建设,不要将其流于帮扶过程的一种形式。在本轮双到扶贫中,云浮罗定县与佛山市结对帮扶,在县级层面规划建设的扶贫产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是产业扶贫建设考核方面,既要对帮扶过程中的建设进行考核,也要对帮扶结束后扶贫产业的维持及发展进行考核,并以此作为下一轮扶贫对象的确定依据。只有这样,每一轮扶贫后,县、镇、村才有可能留下一个好的、能持续发展的扶贫产业,真正起到脱贫致富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何快速有效地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现象:“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能改变贫困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路、桥、水利、农田灌溉、房屋、文化设施、垃圾清运等建设,在扶贫工作中,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是“先行官”,投入后见效快、收效大,一经实施,就能解决生产、生活的诸多问题,为后续的扶贫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基础设施建设又往往工作任务重、投入费用高、协调难度大,没有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的紧密配合很难实施。在当前的扶贫开发中,部分帮扶单位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就经常遇到了各种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立项难、签字难、盖章难、要钱难,整套手续跑下来往往需要好几个月时间,更有甚者,一年也办不下来,严重阻碍了基建工程的实施进度。 建议: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坚持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帮扶单位负责立项目、多方筹集资金,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督;镇、村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而县负责总体协调及解决办事难的困难。只有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了,基建项目的推进才能有效率,扶贫开发的基础建设工作才能得以稳健开展。 具体实施,可以考虑推行县主要领导扶贫定点联系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实行县级层面的扶贫工作定期联席会议制度(简称为扶贫双到的“双定联系制度”),加强县级领导对扶贫工作的关注,以此来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定点联系制度让每个贫困村驻村工作组都有对应的县领导联系,定期联席会议制度让县主要领导能定期听取帮扶单位的工作汇报,协调扶贫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帮扶单位按计划推进扶贫工作的现场督促。通过“双定联系制度”,驻村工作组在帮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施监督所发现的问题等都有了反馈的途径,新的想法和建议能得以及时沟通;县领导也能主动发现困难、找出问题,并进行全面协调,为扶贫开发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只有建立健全了县级领导的统筹协调机制,同时在扶贫考核体系中得以体现,才是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遇到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制度建设方面:谁是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主体? 现象:多年的扶贫经验告诉我们,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需要多方合力,包括国家、省、市扶贫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援助,爱心企业、人士的无私捐助,地方乡贤的慷慨解囊和积极帮助,当然,最重要的是内生动力,需要地方政府、基层组织的积极作为。然而,“等、靠、要”的思想却多年来一直留存于部分贫困地区,挥之不去,难以更改,并积极争取再次带上贫困的帽子,成为扶贫的顽疾。在帮扶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的对待扶贫工作积极性不高,认为是在帮对口帮扶单位开展扶贫工作,致使帮扶单位的驻村扶贫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时至今日,部分地区村级财务、政务仍然没有主动公开。村里财务制度不健全,村集体经济增收多少,开支如何,帮扶单位很难搞清楚,更不用说全村百姓的知情权了。帮扶单位对村集体经济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而镇级部门对村集体经济又缺少监督,导致不主动公开成为一种“常态”。 建议:扶贫考核制度是扶贫帮扶工作的指挥棒,不断的完善扶贫考核体系是制度建设的一剂良方。目前,我省每年均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扶贫成效进行考核,采用了27项考核指标,指标设置较为全面,但考核的对象主要是帮扶单位,镇、村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没纳入考核之列或考核项目较为简单,考核结果无法做到背靠背,地方政府党政的主要领导,村两委班子均没有成为脱贫考核的主要责任人,扶贫的好坏、脱贫的成败与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当组织和个体脱离了责任考核,工作应付、态度消极也就见怪不怪了。 2015 年10月16日,习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为我们扶贫的制度建设指明了方向,应将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帮扶单位都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考核主体应进行分类,地方政府、基层组织(县、镇、村)应作为脱贫考核的责任主体,帮扶单位应作为脱贫考核的帮扶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考核推动扶贫工作开展,以考评促进扶贫工作成效。从而一步完善考核指标并进行合理分解,分解到不同的考核主体身上,既要有针对单一主体的考核指标,也要有针对多个主体的考核指标(选取不同权重)。县的考核分数由各镇、村考核分数叠加而成,并以此作为下一轮扶贫的依据。村级财务、政务主动公开应作为考核村的一项考核指标,通过考核使主动公开成为常态,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扶贫工作组对村级财务、政务进行监督,同时对到村的扶贫资金合规使用进行监督,以此促进基层组织建设。 扶贫“双到”的精准扶贫模式使“扶真贫、真扶贫”的扶贫宗旨得以很好体现,要想取得最佳的扶贫效果,扶贫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就不可回避,须认真分析加以解决。通过对参与实际扶贫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本文对以上四个方面所发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和解决办法进行了阐述。总而言之,扶贫开发应分清责任主体,明确责任考核,才能充分调动了每个扶贫开发“当事人”的积极性,在精准扶贫和扶贫考核制度的指挥棒下,才能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才能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部脱贫的总目标而努力。最后,让我们一起,按照习主席的呼吁: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本文来源: 交通运输厅
30.10.2015 18:30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集团最大直径14.31米盾构机“白云先锋号”顺利始发
8月2日上午,随着盾构机刀盘缓缓转动,广州地铁
广州地铁上线“可取走式”换乘指引牌
近日,有细心的市民乘客留意到,广州地铁
十号线西塱站主体结构封顶 各在建地铁线路进度更新
近日,伴随着混凝土浇筑设备的轰隆声,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