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经济发展新动力:当佛山制造遇上“互联网+”

27.02.2016  02:17

原标题: 探寻经济发展新动力:当佛山制造遇上“互联网+”

  新华网广州2月26日电(李苑)中国经济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下,以东鹏陶瓷、维尚家具等为代表的佛山民营企业,通过“互联网+”推动制造业迈向“”造业,走出了一条创新的转型发展之路。

  2月25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网信办主办,新华网承办的“经济活力看广东·转型升级”网上主题采访报道活动走进佛山。作为全球著名的制造业基地,佛山经济以工业、制造业为主,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7:60.5:37.8,工业主导地位明显。目前城市形成了机械装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等优势行业和产业集群。

   佛山企业探路“互联网+智能”

  “在产业发展上,佛山的目标是打造先进制造业城市,” 佛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志豪向记者介绍,近年来佛山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不少佛山优质民营企业,利用“互联网+”推动制造业向“”造业转型升级,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不俗成绩。

  维尚家具便是一个“互联网+制造”的好范例,这家现代家居服务企业拥有“C2B+020”的商业运作模式,近年来业绩增速猛劲。公司总经理黎干通过显示屏向记者演示,从客户下订单到企业获取订单、采购原材料以及在工厂组织生产变为产成品,然后通过智能物流运送到客户手中,客户使用这个产品涉及到整体售后服务,全过程是智能化。

  “互联网+” 绝不仅仅是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放到网上卖。纵观维尚家具的生产销售流程,“互联网+” 已渗透到规划环节、设计环节、柔性制造环节、无人工厂以及全自动化仓库,构建出覆盖全业务链条的智能生态系统。

  类似的例子还有东鹏陶瓷。这家在香港主板上市、流通市值达50亿的著名陶瓷企业,将传统的销售渠道与线上销售平台融合,公司还与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国家仿真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机构展开合作,成为国内率先实现工业全范围信息化工业平台建设的落地企业。

  在黄志豪看来,“互联网+”不是简单加法,而是全方位的跨界融合。佛山和佛山企业正是通过大力搭建“互联网+”平台来推动“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2025”持续发酵

  数据显示,2015年佛山GDP突破8000亿元,增速达8.5%,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佛山市尤其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佛山市去年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佛山行动计划》和《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实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加快打造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智能制造将迎广阔发展空间。佛山先行的“智造“企业们,为更多地区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样本和宝贵经验。

  事实上,放眼全国,“中国制造2025”近一年来都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当下,“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中国制造2025”更受瞩目。

  2016年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确定金融支持工业增效升级的措施,壮大实体经济基础,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2月25日,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将全面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制定“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把制造业、“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指示,要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抓手,加快构筑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制造业新基础,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头年,作为国家战略级别的任务和工程,智能制造相关的政策扶持和利好消息或将不断出现,相关公司有望迎来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