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抢抓改革的“时间窗口”

09.07.2014  12:52

  7日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提出,面对艰巨复杂的改革任务,一定要增强紧迫意识,紧紧抓住改革“时间窗口”,更大力度推进改革攻坚。

  抢抓改革的“时间窗口”,这一口号的提出,表明在加快推进改革问题上,江苏具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担当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江苏就应该有这种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进取精神。

  有的人认为,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改革一直在路上,从来没停息,因此,改革早一点或者晚一点进行都无关紧要,也就不存在什么“时间窗口”的问题。可实际上,任何改革都有它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小则容易抬高改革的成本,使原本较容易解决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大则会加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程度,耽误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积压社会矛盾,形成安全隐患。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政府错失改革良机,导致矛盾积重难返有关,这一观点印证了抢抓改革“时间窗口”的重要性。

  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了增速下滑、复苏缓慢的“新常态”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如果政府要大规模地刺激经济,一则实力有限,难以为继,二则容易造成新的产能过剩,加剧供需失衡,只有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提高投资的精准度和回报率,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可当民资想进入一些很有投资前景的部门和行业却屡屡遭遇“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因此,不抓住改革的“时间窗口”,及时破除投资门槛壁垒,有的行业投资不足嗷嗷待哺可民资却挡在门外干着急的矛盾就会越积越深,最终影响发展。

  现在,江苏迎来了推进改革的最佳“时间窗口”。这是因为,一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制定深化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不久前又出台了推进财税体制、户籍制度、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方案,这无疑将推进江苏改革打开了最佳的“时间窗口”。另一方面,江苏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江苏人对改革的重要性有着特殊而深刻的认识。这几年,江苏发展很快,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较早,在转型关键期,原有发展模式需要创新,发展动力需要靠改革激励。一句话,江苏发展已经到了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再创优势的新阶段,社会各界对改革的呼声和期望也很高。既然推进江苏改革的“时间窗口”已经到来,我们又岂能无动于衷,颟顸错过?

  几天前,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浙江学习考察,自贸区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注册资本认缴制、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制度,义乌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国土专项改革、金融专项改革,富阳的全国首份县域行政权力清单,给江苏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东部发达地区,江苏如何推出更多更好深化细化、务实管用、有含金量的改革举措?如何创造出几个给人启示的改革成功案例?如何形成江苏特色的改革品牌?这些都需要江苏改革的弄潮儿抢抓“时间窗口”,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奋勇争先,积极作为。

  抢抓改革的“时间窗口”,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推进和驾驭改革的能力。一些领导干部招起商来得心应手,抓起项目来有板有眼,要搞救市也从容不迫,可一说起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却总感到不是老虎咬天,无从下手,就是拳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劲,这固然与过去改革缺少“顶层设计”,局部改革的推进容易受到制约有关,但也与一些干部对改革的学习和思考不无关系。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干部必须确立抓改革就是抓发展的意识,按照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学习改革,研究改革,不断提升“改革力”,善于抢抓改革的“时间窗口”,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创出无愧于时代的“江苏作为”。(刘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