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华社广东分社与华农联手促粤北高地公园建设

28.05.2014  10:07

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4-05/27/c_1110884484.htm   来源: 新华网广东频道  时间: 2014-05-27


新华社广东分社与华南农业大学座谈会现场 (张伟羚 摄)

      新华网广州5月27日电(记者 刘甜)华南农业大学和新华社广东分社近日举行了“粤北高地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双方表示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促进粤北高地公园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境界、新高度,双方还就通过新华社党政客户端平台建设华农人的精神家园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粤北高地公园范围以广东第一峰为原点,以西部粤桂边界和东部北江为夹角,覆盖半径200公里范围内的海拔300米以上的喀斯特地貌山区,涉及韶关和清远市近20个县,面积6万平方公里左右,将粤北近600万人口的生活区域囊括在内。

      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杨春南指出,劳动密集型工业形态既不能代表广东的过去和现在,更不能代表广东的未来,未来的广东文明形态应该是综合型的,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把人的因素和天的因素糅合在一起,而这个文化主导和综合建设的空间平台就在粤北高地公园。新华社广东分社和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参与建设高地公园,将推动广东展现出令世界耳目一新的生态空间,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

      双方认为,在滴灌农业、航天育种、水利资源、生物技术、休闲旅游、中医药材、红豆杉主题公园等多专业和技术领域,华南农业大学可充分发挥其学科及技术优势,全面对接高地公园建设,通过引入华农的生态规划设计,重建人和植物、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建造一个通向未来空间的世界,实现融合农耕文明、生态文明、国学文化、旅游度假、养老休闲经济的高水平“天人合一”生态文明。

      杨春南说,如何规划好一片竹园、一片玉米地、一片红薯地、一个蝴蝶谷、自然等级落差达千米的水流,如何利用不同季节拉开不同的生态帷幕,与休闲旅游文化资源结合起来,都是非常重要的新学科、新课题,需要华农的科技力量和智慧支撑起来。这些实际工作需要包含建筑、生物、宇宙天人合一的思想,比如“君子一日无竹”,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些系统工作将以农学为基础建立起融合中国文化在内的庞大系统。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大胜说,新华社广东分社在文化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做了很多实际工作,华农很乐意利用资源优势参与高地公园规划建设,不少专业都可以与高地公园建设规划进行对接,不仅对于促进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华农的学生、老师及自身学科建设发展都是件大好事。

      双方还就信息资源、服务利用进行了商议。新华社广东分社副社长赵东辉介绍了新华社党政客户端的运行、推广情况,表示新华社广东分社可以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和华南农业大学开展客户端合作,提供最快捷、最真实的新闻资讯,抢占新媒体服务阵地。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张贻发说,华南农业大学正在着力打造华农人精神家园,通过与新华社广东分社党政客户端的合作,借助新华社新闻信息资源优势率先在高校向师生提供新闻秘书般的服务,引导精神家园建设。

(责任编辑:方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