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自述:西哈努克逝世那一天

21.03.2015  01:21

编者按: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病重,因一张假造总理公署声明图片,不少媒体误发李光耀去世假消息。越是大新闻当前,越是考验记者、编辑和新闻机构的基本功。类似的情况,新华社前驻金边分社首席记者王其冰经历过一次,他的自述,或许能让新闻业者和读者得到一些启发。

新加坡的李光耀先生病重,全球的媒体都在抢新闻。记者不由得回想起2012年10月15日的那个凌晨。

那时,刚熬了个通宵追美剧《新闻编辑室》的我,在金边听说了西哈努克病逝北京的突发事件。从美剧里新闻技术主义的范例,到现实里新闻实践的审验,只需要一秒钟。

【出事了】

就那么巧。当天,柬埔寨在放亡人节假,金边城里的人都涌到乡村寺庙祭拜先人。因分社守门的阿姨两天前已告假回乡,我不得不担当起守夜的职责,依靠看美剧打发长夜。

当地时间凌晨两点半左右(金边时间比北京时间早一个小时),手机突然响起来。鉴于打电话者要求身份保密,本文称其为A。

A:“嗨,你知道了吧?老国王……

记者(以下简称记):“嗯,你说吧。

A: “今天走了。

记:“在哪儿??能告诉我具体时间吗?

A: “没多长时间。2点多吧,在北京。

记:“柬方准备怎么做?

A:“8点钟以后国王、太后与首相会坐飞机去北京。

记:“你能做我发稿的正式消息源吗——我能根据你说的写报道吗?

A:“不能。

这个消息显然未在柬埔寨国内传开。如果分社的柬籍记者得知消息,会立刻打电话告诉我。

挂断手机,我赶紧拨打电话给总社。

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总社有消息吗?

没有。

【全球抢第一】

按照新华社的报道的属地原则,记者此刻没理由发稿,因为即便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金边也不是事发地。更何况消息源不肯公开身份。但是,不管是在金边还是北京,怎么才能最快把这个消息发布出去呢?

第一步要在金边找到正式消息源。为此记者打了三个电话。

第一个电话打给正在睡觉的分社柬籍记者S,请他在当地找消息源并准备抢发快讯。

第二个电话拨给我的当地“深喉”,请他进一步核实,并跟踪柬国内的反应。

接着我又给搭档赵乙深打电话,请他带人带设备尽早赶到机场,做国王一行离开金边赶赴北京的现场报道。

这是在金边能抓住的唯一现场——如果动身太晚,柬方警备队会封路,恐怕就进不去机场停机坪了。

半个小时后,S回电说,刚与柬埔寨副首相、奉先比克党主席涅本蔡通了电话,对方证实了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的消息。

深喉”也很快回了电话,称柬方会在早晨6点钟以后正式发布消息。

有了柬方政要作消息源就好。凌晨4时25分,金边分社向承担发稿任务的北美总分社发出了英文快讯。2分钟后,快讯发出。

在清晨柬国家电视台正式公布消息后,金边分社据此发了英文消息:柬官方发布文告宣布西哈努克于凌晨1时20分(北京时间2时20分)在北京逝世。

消息发出后,我暂时松了口气:突发新闻来了,我这个派驻记者不算失职。

当天,路透社、法新社、《今日美国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引用或采用了新华社对西哈努克逝世的报道,新华社也是发布这一消息的首家国际媒体。

但这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了个头。

英文快讯发出后,紧接着我又追发了中文快讯;6时55分,中文消息稿《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逝世 终年90岁》也被签发;1分钟后,也就是北京时间7时56分,新华网最先发布了这条中文消息。

【小宇宙爆发】

早上9点30分,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王太后莫尼列与首相洪森离开金边,飞赴北京。

由于事先有预案,赵乙深一行顺利地到达距分社15公里左右的金边国际机场,并进入停机坪,拍摄到了国王离开金边赴北京的画面,并在中午之前制作了现场视频发回总社。

这是真正的独家新闻。除了新华社,没有其他媒体进入停机坪。

当天,中央电视台打来电话,希望新华社为其提供国王离开金边的视频。我回答,视频已发回新华社总社,央视作为新华社的用户,可以直接从总社取得。后来这段视频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这是作为驻外记者的我们小宇宙爆发的一天。分社从从早上2点半一直工作到夜里11点。当天金边分社发出了20多条稿件,包括中英文的文字、图片、视频和电话连线。

除了向总社各部门发稿,我们也成了国内新闻机构的消息源头。当天,中央电视台、云南广播电台(新华社的合作伙伴)的电话不断也打进来。电话接到手软,写稿写到肩酸。在向总社发稿的空隙,我们还为央视做了三个时段的连线报道。

两天后的10月17日,西哈努克的灵柩在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的护送下,由西哈莫尼国王一行迎回金边。此时,我社和其他媒体机构的大批记者已纷纷涌来。

我对乙深说,大部队来了,看着新闻更多了,但咱们最有价值的时候就在10月15号那一天。

【头脑中写过无数遍的西哈努克】

西哈努克代表着一个过去的时代,他对国际政治、以及柬埔寨国内的影响已经进入历史。

但他仍是一个重要的、有历史地位的政治人物,对于中国更具有特别的意义。他逝世的消息无疑是重大新闻。

来到金边之前,我想过自己有可能与这样的突发新闻相遇,毕竟,当时西哈努克已快90岁了。

有人说新闻记者总是期盼灾难或不幸发生,我自己平常也和人讨论过相关话题。举个例子,美国像《新闻周刊》这样的媒体会早早准备下所有名人的讣告(obituary),只待噩耗传出,便立即发稿——这无关伦理,只关乎职业。

关于西哈努克的生平,我虽然没有预先写到电脑里,但已在头脑中写过无数遍。

在等待正式消息源的空档期间,我动手写西哈努克的讣告。就在离西哈努克逝世才不过两小时的时间里,维基百科上,西哈努克的人物词条已经补全了生卒时间,可见网络新媒体的速度。30个月之后的今天,传统媒体面临的来自新媒体的竞争,早已更加激烈。(新华国际)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