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四军借条经鉴定为仿制品 家属不认同

24.01.2015  11:37

 

 “新四军借条”原件 受访者供图

  信阳市光山县一张68年前的“新四军借条”,昨日被官方认定为现代仿制品。但这一结果再次引起波澜,家属并不认同,希望公开参与鉴定专家的名单,同时网友也提出质疑,认为鉴定需要使用科学仪器。

  【缘起】

  “新四军借条”多次讨要无果

  事情起源于去年11月,信阳市光山县南向店乡村民张志良爆料,称家中有一张1946年由新四军开出的借条,2005年至今多次向政府讨要无果。

  这张“借粮款收据”显示:“今承湘店乡(后更名为南向店乡)保庄张炎山先生借给本军现金叁万元,特给此据为凭。”署名为新四军第五师野战军政治部军令部江克成,并盖有江克成红色私章。借款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六月四日(1946年6月4日)。

  出借人张炎山是张志良的祖父,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南向店乡人,据说曾经经营中药店铺,家境富裕。

  1950年左右,各地迎来了兑换借据的高峰期,那时候张志良的祖父被划为地主,于是将借据藏于墙缝里。

  1989年,张志良的父亲张富友发现借据后,曾找到当地政府兑换,“就给几百元,我父亲没同意,又拿回来了”。张富友于1993年去世。“父亲的遗愿就是让我把借据兑换了。

  【疑团】 68年前的借条是真是假?

  新四军借条一事经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借条的真实性也遭到质疑。

  东方今报记者看到,借条中“四军”很容易辨认,但借条横缝处受到污损,字迹模糊不清,“”字并未显现。对此,有人质疑借款方或许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而非“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此事很快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关注。随后,光山县委、县政府作出答复:核实借据的真实性,如确定无误,将按有关规定偿还。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