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粤港澳大湾区5G新型产业集群提案获市长督办

17.11.2020  00:30

今天上午(16日),我市召开2020年市长督办政协重点提案调研座谈会,跟踪督促市政协重点提案进展情况,并结合提案办理,一同探讨和推进在全国加强新基建背景下东莞如何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5G创新型产业集群。

打造5G产业

抢占创新产业制高点

今年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新基建背景下我市打造粤港澳大湾区5G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据中国信通院预测,预计2020年至2025年,我国5G商用直接带动的经济总产出达10.6万亿元,间接拉动经济总产出约24.8万亿元。

东莞是全国5G配套企业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属于5G核心模块企业有300多家,这批企业在5G产业链中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壁垒;在5G产业链中终端设备、5G产业模块、零配件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涉及5000余家,集聚了大量具有活力和成长空间的中小企业。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新基建领域将在后疫情时期爆发式增长,2020年是5G商用年,5G相关配套产业经历前期开发试样和试产阶段,正处于未来大批量生产的重要机遇窗口期。

东莞因为较完备的5G产业链基础和良好的制造基础,5G产业将是东莞最有发展潜力和具有国际国内领先地位的产业,有助于快速实现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抢占创新产业制高点。

建议》提出了5个方面的具体建议,一是以松山湖高新区和滨海湾新区为核心,高起点重点培育5G产业链创新型企业;二是形成镇街5G创新产业带,合理布局5G产业链制造和服务企业;三是以打造5G产业示范基地为载体,建设标准化的5G应用智慧园区;四是以华为等大型龙头企业为引领,快速形成5G产业创新生态;五是以集群创新发展为动力,在优势环节强心,缺失环节补链,推动产业链高端化。

推动松山湖等重点园区发展产业集聚

按照《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提案办理的具体要求和内容,进一步抢抓5G产业发展机遇,我市接下来将在几个方面发力。

推进5G网络建设,培育5G融合应用。先行推进中心城区、松山湖高新区、滨海湾新区、水乡功能区,以及东莞大道等相关核心主干道路和轨道交通路网沿线重点区域的5G网络建设。推进公共资源开放共享,推动路灯杆“一杆多用”,推动高水平网络建设。同时,推进5G融合应用等方面的目标任务和进度要求,并鼓励社会广泛应用5G技术在生产、经营、消费等领域创新发展,储备一批5G应用示范项目,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推动“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城市”、“5G+智慧教育”、“5G+高清信号传输”、“5G+智慧医疗”和“5G+智慧政务”等5G技术与社会多领域的融合应用。

推动重点园区发展产业集聚。加强对全市5G产业细分领域空间布局的统筹协调,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松山湖高新区和滨海湾新区5G信息技术产业,打造水乡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强化银瓶合作创新区高端制造产业,做强做大临深片区智能制造生产基地。鼓励各地利用产业园区、创业基地、楼宇和工业厂房,用于5G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园区,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到2022年底前,市级产业集聚园区不少于3个。

打造5G创新产业园。以申报广东省5G产业示范区为契机,聚焦5G创新研发、5G融合应用等方面,组织打造一批5G联合创新和应用示范园区。统筹我市5G产业发展优势区域,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以松山湖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辐射周边重点区域(如滨海湾新区、水乡功能区、长安镇等),将东莞市打造成为5G产业示范区。

加强5G技术攻关。着力突破5G关键技术,在5G集成电路设计、射频器件、关键材料等方面组织核心技术攻关。推荐优质项目申报国家、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领域研发项目,争取国家、省支持。将5G领域“卡脖子”技术纳入市重点研发项目库和“卡脖子”技术目录,组织实施市重点领域研发项目。发挥华为、OPPO、vivo、各电信运营商等龙头企业的技术优势,推动各类技术研发平台、创新中心建设。

构建5G生态体系。制定5G产业链重点培育企业目录,分类培育一批细分领域骨干企业,储备一批5G项目,在政策措施上予以重点扶持。组建5G产业联盟,整合产业生态资源,组织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培育产业生态体系。支持企业举办5G产业发展大会、5G创新大赛、高峰论坛等活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

文字/李金健

摄影/郑家雄 摄像/无

编辑/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