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商:中企升级突破口
本报记者 程凯 南京报道
10月30日,在中德两国总理见证下,中德双方签署系列商业合作协议,其中SAP与南京市政府签署了基于SAP商业网络平台为基础的长三角区域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战略合作。就该项目的作用,《华夏时报》记者专访了SAP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联席总经理郝旭东。
《华夏时报》:SAP与南京市政府的这项长三角区域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战略合作,双方已经签署了具体落地执行协议,能给介绍一下项目背景吗?
郝旭东:SAP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类软件公司,但实际上我们在产业互联网领域也已布局多年,如斥资33亿美元收购云计算软件开发商Success Factor,斥资83亿美元收购旅游和支付软件提供商Concur Technologies,拥有5000万个云用户,超过任何一家云公司。我们2012年花费43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的Ariba供应链交易平台,更是在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布局。此次战略合作就是SAP产业互联网在中国落地的重要内容之一。
《华夏时报》:Ariba供应链交易平台与传统的电商平台有些什么区别?
郝旭东:SAP所属的Ariba Network是全球最大的开放式企业交易网络,全球2000强企业有76%在此平台上完成采购,在190个国家有170万家公司参与交易,在全球拥有14个数据中心,支持72种国际货币,还支持36个国家和地区的当地政府合规性和税务规定,2014年度年交易额超过8000亿美元。可以帮助简化企业间商务并提升业绩,拓宽业务范围,寻找新的业务机会,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以及行业领先的创新技术。
与传统亚洲电商相比,Ariba Network是典型的欧美流派模式、“买家驱动”模式,是一个交易撮合和采购管理的平台。特点是国外用户访问量高,聚集了国外的高端买家和商务人群,询盘质量高且一旦形成交易会是长期稳定合作,一般为大额交易,交易方式规范并注重品牌和信用,平台建设技术先进并服务深入,专业化程度高,使用复杂。
《华夏时报》:言下之意,你是否认为欧美模式的电商平台更适合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
郝旭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中国境内的大部分电商平台,如果只是继续“搭建一个平台——大力广告宣传——吸引企业上线——继续烧钱广告宣传(或者供应商花钱购买流量)——吸引用户上来(甚至虚假交易)——吸引资本加入——继续烧钱宣传”的逻辑,或许在B2C领域有效果,但在B2B领域难以真正成功。
至于产业影响正反都有,积极的一面大家都看到了,但消极的方面也正在涌现,其中最重要的是,传统电商仅作为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大量同类企业同类产品充斥其中,网络排名营销成本巨大,性价比逐渐变得很差,最终传统电商可能沦为“价格比拼平台”。如此,企业利润就会大大减少,没了利润,就没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创新、环境保护和员工培训,这种恶性循环对于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是没有帮助的,甚至有害。
《华夏时报》:对于中国企业来讲,转型升级并不是一件易事,这次长三角区域跨境电子商务项目的签约,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郝旭东: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一定是依靠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关于实现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我想有“三味药”是必需的:
一是中国企业需要“数据驱动决策”,而不是过去的“经验驱动决策”,如目前正在开展的“中国制造2025行动”,中国企业需要对发达国家产业政策、全球产业发展数据、全球专利比较数据、全球行业意见领袖、全球技术贸易措施等进行数据监测、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
二是中国企业需要快速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避开传统国际贸易中极为复杂的交易环节,以及畸高的中间利润盘剥环节,直接面对全球国际买家,这样一方面带来产品利润的增加,另一方面也能够在与国际有采购预算的实力买家打交道过程中提升产品的品质,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中国企业需要参与全球产业链高度开展竞争,中国企业快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不仅仅要“卖产品”,更需要通过全球供应链“买产品”来优化自己的供应链体系,这样中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能够站在全球产业链的高度看待问题,因为很难想象中国企业不参与全球竞争而能够获得真正的转型升级。
针对这样三个目标,我觉得此次合作能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些帮助。这样的合作应该还可以扩展到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当然,中国国情比较复杂,中国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还存在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许多缺项,需要通过更多服务才能够真正参与全球竞争,这需要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和地方政府提供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