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芙蓉新城安置新村 村民告别砖瓦房进新楼

20.03.2016  10:38

  在高铁站旁崛起的武江区西联镇赤水新村。 邹英杰摄

  市民到武广韶关高铁站乘坐高铁时,售票厅左侧不远处,崛起的几十幢别具岭南建筑风格的连排“别墅”总会吸引大家的目光。一般人难以想象,这一幢幢造型美观、整齐划一的新楼,居然是芙蓉新城里首批安置的农民住宅小区——武江区西联镇赤水安置新村。

   告别砖瓦房住进新楼房

  立春前夕,记者走进赤水新村,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不一样的农村,一幢幢4层的连排住宅楼,让人仿佛进入了别墅群,绿树、花草、围栅,户户皆有。不少老年村民在小区悠闲漫步,孩童们在宽阔平坦的大道上嬉戏玩耍。

  走进新村58栋村民苏章城的家,在一楼小客厅,记者见到几位阿婆正围坐在一起,边看手提电脑播放的电视剧,边开心地聊天。交谈中,阿婆们个个竖起拇指说:现在住的楼房真是好,比城里人住得还好,感谢政府给我们建了这么漂亮的房子。在苏先生二楼宽敞的大客厅里,大彩电、柜式空调、红木家具等一应俱全。年近50的苏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们住在旧村的砖瓦房,低矮潮湿拥挤,有时还会漏水。新村建好后,全家6口人按人均30平方米的基底面积,分了两幢90平方米基底面积的4层楼房,居住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今年春节,苏先生还在新居自书了一副“九天丽日开昌运,万国笙歌唱太平”的对联,以表达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同时,苏先生也吐露出希望政府加强对村民的职业技能培训等,以帮助失地农民尽快再就业的心声。居住在46幢的村民苏美珍,家门口钉着一块由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光荣军属”的牌匾,儿子在深圳当兵,是个优秀士官,两个女儿出嫁了,房子有富余,苏美珍拿出两层出租,每月还有不菲的租金,笑说这是“以房养房”。

  随行的赤水村村委苏委员告诉记者,赤水新村规划总面积105亩,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规划建58栋288套连排住宅楼。新村2012年7月开工建设,仅用1年半时间,就已交付使用,新村的道路、绿化、路灯、篮球场等均已完善,村卫生站也搬了进来,真是“高铁速度”呀!目前,已有205户村民搬了新居。下一步,村里准备请物业公司进来管理小区,提升小区管理水平。

   整村拆迁安置加快新城建设

  令人羡慕的赤水新村,只是我市加快芙蓉新城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比赤水新村更大的农民安置新村还有好几个。

  据了解,为加快芙蓉新城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根据芙蓉新城总体规划,对芙蓉新城范围内赤水、西联、芙蓉、车头、下胡五个行政村实施整村拆迁安置。既考虑新城品位,又结合村民意愿,在新城周边范围规划各村的安置用地,采取“金包银”(“金包银”是指安置用地周边规划经济发展用地)的模式兴建岭南建筑风格的连排公寓安置小区。

  芙蓉新城安置新村建设项目关系到芙蓉新城各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市、区、镇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安置新村建设。市、区相关部门多次召集会议,研究新村安置方案,力求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区、镇、村各级干部精心组织,通力合作,反复向村民宣传解释政策,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前期工作。

  记者昨日来到同样建在高铁站不远处的西联安置新村建设工地,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新村规划建设169栋676套连排公寓,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部封顶,大部分完成外墙作业,现正加快附属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可交付使用。

  记者还了解到,武江区的农民安置新村工作正在加紧推进,其中芙蓉安置新村规划建设125栋,共500套连排公寓,目前房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道路、管线等附属工程也在抓紧建设当中,今年上半年可交付使用。车头安置新村规划建设564套连排公寓,新村施工单位正抓紧施工建设,房建主体工程预计6月可以封顶。最后一个安置新村下胡村也即将动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