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新城、黄粘洲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良好

12.07.2014  16:22

   东莞时间网讯 昨日上午,记者跟随市文明创建督导组先后巡查了万江新城、拔蛟窝、黄粘洲3个社区和教育路路口、公安分局路口,发现道德讲堂、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的情况总体而言比较好。新城、黄粘洲社区的志愿服务数量较多,值得其他社区借鉴。

   新城社区:道德讲堂活动正常开展

  督导组的第一站是新城社区。该社区负责人提供的汇报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已开展6次道德讲堂,每次听课人员数量保持在30-50人左右。但是,督导组发现提供的归档材料不太规范,于是向该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在材料方面还要加强,每次开展完活动后,要及时进行归档整理”。该社区负责人介绍,注册志愿者有300多名,大部分志愿者为该社区楼盘内的居民,今年以来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了13次之多。在社区办公楼大门处的宣传栏里,督导组发现“三个倡导”24个字宣传内容,是以折扇的图说形式被表现出来,与传统文化结合得比较好。

   拔蛟窝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再加强

  在拔蛟窝社区,督导组了解到,今年开展道德讲堂共5次,未达到道德讲堂要求的次数,每次参加人数在30-80人左右,在材料归档整理方面也不完善,需要进行及时整理。该社区注册的志愿者为250人,但今年仅开展了4次志愿服务活动,在数量上有所欠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上,该社区同样在宣传栏进行了海报设置。记者发现,在西环路八巷周边发现有较多乱堆放垃圾的情况,环卫保洁工作还有待加强。

   黄粘洲社区:志愿者队伍组建可做得更大

  在黄粘洲社区,今年共开展了4次道德讲堂,未达到道德讲堂要求的次数,每次约有20-30人左右参加。该社区有注册志愿者19名,但今年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13次之多。督导组提出,“希望把志愿者队伍建设再进一步加强,多动员本社区居民参加,也可把本社区范围内企业员工纳入进来,共同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记者发现该社区已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宣传标语,是3个社区中宣传标语较多的社区。不过,在大塘路中国农业银行旁一厂房墙上贴满了刻印的黑色字体的“牛皮癣”。

   公安分局路口:需加强公共文明引导

  督导组最后来到了公安分局路口和教育路口。督导组人员发现,斑马线标线清晰完好,交通隔离设施设置合理,无损坏,交通信路灯能正常使用,但两个路口均无警察坚守岗位和无相应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人员。在公安分局路口发现有行人乱闯红灯现象;在教育路路口发现有非机动车走机动车道、行人和非机动车乱闯红灯、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等现象。市文明办副主任梁杰表示,现代城市文明需要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是基本的要求,存在出行不守交规现象,说明从整体上来说,一部分市民的文明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公共文明引导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广大市民的宣传教育。希望每一个东莞人,都能够做到遵守交规、文明出行,为东莞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尽好一份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