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增两三所学校 光明解决上学难题

29.08.2017  18:33

  光明外国语学校9月即将开学。南方日报记者 何俊 摄

  高铁光明城站是光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其西南方向,一处工地正在赶工。操场草皮绿化、道路两旁覆绿、围墙栅栏刷漆、门岗装修粉刷,工人冒着酷暑有序地进行工作。所有付出只为工程快速收尾,不影响外国语学校9月正常开学,这是施工方给出的承诺。

  光明新区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致力打造有知名度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高品质学校。这是一所光明新区重点打造的公办学校,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教育领域追赶并比肩原特区教育水平的希望所在。

  教育是新区发展的短板之一,与光明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绿色新城的总体发展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华星光电等大项目的不断落地、高端人才的不断引入、高端住宅楼盘的不断增多,光明新区高水平的教育诉求也越来越强烈。

  新区重金投入,通过新学校的建设加快缩小教育与原关内的水平。近日,记者采访获悉,从今年开始,未来的两三年内,光明新区每年将新增两三所学校(包括改扩建),补齐教育学位缺口。截至目前,新区共规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项目22个,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占了11个,新建项目有6个。在新校建设的同时,学校教师队伍也在加速引进、学校软实力逐步提升。

  在新区成立十周年之际,光明的教育发展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短板?如何实现弯道超车?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3所改扩建学校9月开学

  近日,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光明新区外国语学校,由于通往学校的路还没有完全建成,施工单位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二十三号路目前已经铺就黑色的柏油路面,大型施工设备停放在道路两旁,不少工人正在进行道路两旁的绿化。外国语学校正门口的道路,还没有命名,工人们正在加快路基、路面的建设工作。

  外国语学校目前看上去就像一处大工地,操场上、围栏旁都是忙碌的工人。学校物管人员介绍,即将入学的主要是小一、初一的学生,教室等硬件设备都已经到位,预计在9月15日前能施工完毕。“现在是一天一个样,看着很乱,不少收尾工程只需几天的工期就可以结束。

  记者获悉,学校物业早在7月就已经入驻,包括保安等人员。学校老师也在上个星期正式进驻,为开学做各种准备工作。

  光明新区外国语学校,设计规模为54个教学班,2520个学位。其中小学36个教学班,1620个学位;中学18个教学班,900个学位。学校9月1日正式开学,首期开办小学一年级6个班,初中一年级6个班。

  根据其定位,学校是凤凰城三大核心综合体之一的高铁(光明城站)综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与时俱进,兼容开放,成就每一个师生的幸福人生”,致力于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的高品质学校。

  9月,新区还有两所新学校也将迎来开学。李松蓢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54年的李松蓢小学,去年10月,新区投资1.19亿元的学校扩建项目破土动工。另一所为长圳学校,前身是长圳小学,成立于1949年。2015年9月,长圳小学转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增设初中部,更名为长圳学校。2016年初中首届招生2个班,今年初中招生4个班。

  新区外国语学校、长圳学校初中部、李松蓢学校3个九年一贯制学校投入使用,分别新增学位2520个(小学1620个、初中900个)、600个(初中)、1710个(小学810个、初中900个)。目前,3所学校已顺利完成招生工作,其中,外国语学校分别招收小一、初一新生300人、300人;长圳学校招收初一新生200人;李松蓢学校分别招收小一、初一新生300人、300人。

  未来每年新增两三所学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光明新区中小学的硬件办学条件不比原关内的差,就从学校占地面积这一指标来看,新区各学校具有明显优势。

  8月,正好是光明新区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十年磨一剑,这10年也是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新区成立之前,共有公办中小学15所、民办中小学10所。10年间,新区新建公办学校3所、民办学校1所、幼儿园48所。

  从在校生人数来看,截至2016年底,光明共有在校生89692人,较2007年增长134%,远超全市水平(64%),年均增长9.7%。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较10年前分别增长了2倍和4倍。

  邱老师是新区教育的老骨干,在光明已经工作了20多年,是新区教育变化的见证者。“在光明走走看看,建筑物以及环境最好的就是学校了,尤其是一些城中村最为明显。”邱老师笑着说。

  一组数据也可以说明这些变化:2008年—2016年,新区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累计达到58.8亿元,年均增长逾30%。其中2016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14.2亿元,较2008年增长659%。今年,新区教育财政预算总计达19.74亿元,依旧保持高速增长。新区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用于公办学校改扩建项目,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光明新区实验学校初中部、红花山小学、公明中学、光明小学等综合楼拔地而起。

  展望未来两三年,仅学校建设这一项,目前新区就有5个项目动工,分别是高级中学扩建工程、新建马头山学校(暂定名)、新建红花山中学(暂定名)、公明一小扩建、楼村小学扩建。而白花学校(暂定名)项目原址建设已经重启。“明年9月,我们要确保红花山中学(暂定名)、马头山学校(暂定名)、高级中学初中部、公明一小综合楼投入使用,新增学位4620个。”新区文体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此外,公明中学改扩建工程、玉律学校(原玉律小学)扩建工程、中山大学附中附小、楼村中学、塘家配套学校等已处于立项前期阶段,而东周学校(东周小学)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已完成,并申报立项。

  “未来两三年内,每年会有两三所新学校投入使用。”上述负责人表示,根据新区教育“十三五”规划,光明新区将新建成幼儿园20所,增加学位7200个;新建成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所,改扩建10所,增加学位34350个;新建成公办、民办高中各1所,基本满足新区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教师人数增长迅速但仍有缺口

  学校的快速建设依旧满足不了群众对公办学位的需求,今年新区还有公办学位缺口1412个,其中小一1035个,初一389个,比2016年学位缺口多出370个。随着新区人口持续增多、招生政策的调整,预计2018年该缺口还将进一步加大。

  除了学位缺口,师资问题也是光明教育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一年新增这么多学校,从哪里去找老师?尤其是优质的教师资源?

  年纪轻轻、干劲十足的吴老师,是新区光明实验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2011年从深圳大学毕业后,通过区教育部门统一招考,留在了光明任教。在见证光明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学校留住优秀教师的难处。

  光明实验学校是新区重点打造的学校,吴老师进入学校时,初中部还没有建成。“当时教职工宿舍还没有建成,只能在周边租房子住,条件确实比较艰苦”,加上学校远离市区,不少年轻的老师选择离开。“当时学校就是一个工地,周边环境配套都没到位,留住老师也比较难。

  “这几年,新区在师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每年在岗在编教师尤其是名师、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每年教师招聘都存在不少大学生毁约现象,新区教育人手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吴老师说。

  记者了解到,新区每年都在大量招聘教师。新区成立以来,累计引进教师1606人,2017年全区中青年教师比重达到93%,本科、研究生学历教师比重从2007年的75%增加到94%。“新区成立之初,特级教师、正高级职称教师、省市级名师几乎空白。”相关人员介绍,而如今已经培育出本土首位广东省特级教师、首位全国百佳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研工作者,2016年下半年还有两位教师获证正高级职称教师。

  临聘教师曾是光明新区教育系统的主力,数据显示,新区公办学校临聘教师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53.2%下降到目前的3%左右。

  从2012年开始,新区教师人才引进每年保持着百位数的增长,其中去年引进人才达426人。“这两年随着新学校的投用,教师人数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缺口仍然非常大。”上述负责人表示。

  除了缺教师之外,新区对优秀校长、教学科研人员的需求也是如饥似渴。通过内培外引,新区教育部门希望在师资建设上获得突破。

   塑造品牌与引进人才并举

  与深圳市其他行政区相比,小部门大管理,这是光明新区教育管理面临的现状。据记者了解,目前新区文体教育局在管各类教育单位近130个,在校生近9万人,教职工近7000人,而教育管理工作只有一个教育科在负责,管理力量严重不足。

  记者了解到,新区成立之后,教育主管部门经历了多次变革,从最初的社会事务办、公共事业局再到去年的文体教育局。去年8月,光明新区撤销公共事业局,成立文体教育局,下设教育科、教育督导室、教科研中心等相关科室。教育科日常行政事务涉及到招生、考试、人事、计财、学校建设、学校安全、民办学前教育、德育、体育、卫生计生、综治、维稳等工作,一个科室要对应市教育局近20个处室,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新区确定以“办人民满意的生态型教育”为目标,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坚持绿色发展、均衡发展。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新区的教育质量已经逐年提高,教育影响力也日趋扩大。未来如何更好地提升教育水平?新区提出实施管理体制创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品牌培育、生命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等六大行动,打造生态型教育品牌,通过3—5年的努力,把新区打造成为区域性教育高地。

  “提升教育影响力,就需要培育学校品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教育科负责人说,为此,新区将指导学校引进教育系统中高端人才,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引进培养”成为新区师资水平提升的两个抓手。

  为了突出学校品牌,增强学校竞争力,新区将结合区域文化建设,以“特长”提升所有学生的素养,以“名师”带动教师成长,以“特色”提升学校知名度,打造富有个性的办学品牌。

编辑: 李注
宝安:教师福利!将提高民办教师津贴
  南方日报讯 新学年民办教师从教津贴发放1.Southcn.Com
深圳原特区外教育局发放教育大礼包
  由于历史原因,原关外地区人口多、教育资源少。随着特区一体化的推进,原关外地区的教育也在改善。今年秋季,原特区外的各区教育局发放教育大礼包,利用不同的办法,实现区内教育的提升。今年秋季,龙华区加快推进区内原村办学校的提升工程,计划用两三年时间将区内13所村小办成现代化学校。宝安区则在占了半壁江山的民办学校上动心思,发放1.South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