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研讨会
5月29日,我校文学院、学术研究杂志社与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在我校石牌校区共同举办了“第70期岭南学术论坛: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担任指导单位,来自省内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15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百年新文学传统的发展演变。
本次研讨会发言共分为四场,上、下午各两场,与会学者围绕新旧传统的文化考察、鲁迅研究与文学史证、传统的流脉与衍生、新文学表述方式的演变等四个主题进行研讨。
近30位学者在会上发表论文。其中,暨南大学宋剑华教授对中国新文学之“新”的释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名称中,我们更应关注“中国”;贺仲明教授指出“五四”的概念是流动的,要注意前期五四和后期五四的区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宁教授考察了“五四反传统”这一传统,提醒学界不应夸大五四反传统的影响;中山大学张均教授通过考释《林海雪原》中的土匪史实,辨析出中国文学传统对当代小说创作的深远影响;肇庆学院黎保荣教授考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内涵及其演变;中山大学陈希教授通过甄别胡适日记和书信等的相关记载,对胡适与意象派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见解;刘卫国教授仔细梳理了新文学批评的启蒙主义、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思潮;广州大学哈迎飞教授讨论了从周氏兄弟到杨绛等中国现代作家对灵魂的思考和书写……对这些论题的阐释,都有助于理解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形成及其演变。此外,王福湘讨论陈独秀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周晓平讨论郭沫若整理国故,龙扬志副考察语言改造与早期新诗的欧化,朱崇科论述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史书写的马华实践等,也都与这一“传统”有或深或浅的关联。
文学院教师向此次会议提交了7篇学术论文。其中,姚玳玫教授以蒋光慈小说为对象,考察了1925-1931年期间阶级论美学在中国的初期实践;咸立强教授讨论郭沫若剧作的文类选择与融汇;李永中副教授以《新青年》为中心,辨析了新文化运动开展过程中的三种乡村话语,反思新文化运动及此后持续推进的意识形态改造运动对乡村造成的严重后果;凌逾教授以香港作家潘国灵的小说为例,论述其创世纪的“写托邦”与消失美学。其余3篇论文都与鲁迅研究有关:吴敏教授讨论1981年鲁迅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多重声调,特别注意到鲁迅精神对于晚年周扬的影响;侯桂新副教授梳理了鲁迅的文学世界与传统儒家经典之一的《诗经》的深刻联系;周佩瑶博士透过鲁迅与许寿裳的交往,讨论鲁迅内心世界较少为人关注的“柔软”一面。这些论述既显厚重,又不乏新意。
宋剑华在评议时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在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甚为粗疏。但令人欣慰的是,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学者通过扎实的学术研究,破除了一些存在谬误的固有观念,使得一些问题得以理清。他认为本次研讨会代表了广东学者对于新文学研究的水平。
作者/通讯员:侯桂新 陈阳阳 | 来源:文学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