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故事|新生儿黄疸迟迟不退,警惕胆道闭锁

19.10.2020  15:03

小宝宝一出生,吃喝拉撒无一不牵扯着新手爸妈的心。比如新生儿的便便,爸妈们就盯得非常紧。

并不是过于紧张,实际上,从新生儿的便便中,有可能就会看到某种疾病的信号。

比如,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患儿,他的大便颜色就会有所差别。小宝宝的便便会逐渐颜色变浅,由淡黄色到浅黄色,到白陶土色,表现并不正常。

可是有些新手爸妈也会忽略了孩子的异样。前些天,市妇幼保健院就接收了一个这样的宝宝。

小宝宝刚出生时,出现全身皮肤黄染,家里老一辈认为多晒晒太阳,过些日子自然就会消退。可是直到满月,宝宝皮肤黄染不但没有消退,反而较前加重,眼珠都黄了,还解浅黄色稀便,每天1-2次。

按“母乳性黄疸”处理,让宝宝口服了泰乐、茵栀黄等治疗黄疸的药物后效果没有改善,于是家人赶紧把孩子送到了市妇幼保健院进一步检查。

接诊医生立即给宝宝开了肝胆彩超检查,超声科接诊的张文华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异常声像,他在和小儿胃肠及胆道疾病超声诊断方面经验很丰富的杨一医生会诊后认为,小宝宝彩超发现胆囊萎瘪,收缩功能差,肝门部强回声斑块等症状,结合临床病史,考虑胆道梗阻,建议其前往小儿外科咨询治疗。

▲超声科杨一医生与张文华医生一起探讨患者超声表现

小儿外科主任伍岗泉了解情况后,立即联合超声科、放射科、NICU、麻醉科及手术室等多学科会诊。经过进一步检查后,宝宝被确诊为胆道闭锁。在小儿外科及麻醉科、手术室团队共同努力下,孩子进行了一场高难度的Kasai(葛西)手术,以重建胆道对胆汁进行引流。手术很成功,孩子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稳定,等待下一步治疗。

▲患儿手术中

据悉,胆道闭锁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以肝内和肝外胆管进行性炎症和纤维性梗阻为特征,从而导致胆汁淤积以及进行性的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如果不治疗,不可避免地会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以至死亡。

胆道闭锁多为足月产婴儿,在生后1-2周时往往被视作正常婴儿,大多数并无异常,粪便色泽正常。而患儿在生后2-3周内,会有黄疸、白陶土色大便,尿色加深,肝脾肿大等表现。比如患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3周逐渐显露,粪便变成棕黄、淡黄、米色,之后成为无胆汁的陶土样灰白色。尿液的颜色随着黄疸的加重而变深。黄疸出现后,通常不消退,且日益加深,皮肤变成金黄色甚至褐色,黏膜、巩膜亦显著发黄。

据悉,手术是胆道闭锁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未经葛西或肝移植手术治疗的患儿几乎全部会在一年内因为肝衰竭死亡。因而,医生要提醒家长,若发现新生儿有反复黄疸和便便颜色有异时需要警惕,早检查,早治疗。

全媒体记者 钟晨 李春燕

医院供图

全媒体编辑 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