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可自选宿舍室友,你支持吗?

09.09.2019  15:07

大洋网讯 “如果你睡觉不打呼噜,那我们就组一个宿舍吧”“宿舍欢迎cosplay爱好者”“00后,性别男,考研一族”……随着大学慢慢迎来“00后时代”,有些大学开始将宿舍选择自主权交到新生手中。在各个学校的摸索中,大概有“圈养式”和“放养式”两种模式。前者是指学校设置一定的限制,新生选宿舍得在规则中进行;后者则是完全将找舍友的权利都交给新生,住哪间宿舍,和谁一起住,都由自己说了算。对此,有人觉得让新生自己选择宿舍和室友,更方便日常生活和学习,也有人认为太多的自由度会增加负责相关工作的老师的负担……您怎么看呢?

模式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住哪间宿舍 和谁一起住?自己选!

日前,中山大学南方学院5400多名2019级新生将陆续来校报到。据了解,自去年开始,该校为适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帮助大家建立更好的宿舍文化,在迎新系统中让学生建立自己的个性化标签,然后自由选宿舍。

该校学工部部长程爱民告诉记者,以前宿舍分配学生,都是学校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某一栋宿舍楼分给某个学院,其中某一层为某个专业的新生。但现在不一样了,“除了不能男女混住之外”,新生可以选择任意宿舍楼的空床位,舍友之间不限专业、不限年级;每名新生有两次自主选房机会,第一次选的宿舍觉得不合适,24小时内可以重新选择。

那么学生怎么自主选择宿舍呢?首先,新生可在迎新系统中建立自我个性标签,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采用“先到先得”的原则,进入到迎新系统中选择自己想要的宿舍床位。“如果这间宿舍是自己第一个选的,那么新生自己是看不到任何标签的。但当自己选择了这一间宿舍的某个床位,自己所选的标签将会被后来者看到。”程爱民说道。

据了解,个性化标签的内容包括专业、兴趣爱好、作息时间、个人风格等,如“二次元”“强迫症”“考研一族”“爱运动”等。“在作息时间方面,系统选择里有很详细的规定,做得非常细致,有‘十点睡觉’‘十一点睡觉’和‘十二点睡觉’三种选择模式。”程爱民介绍。

现在都有新生群了,我就提前在群里联系好想要一起住的人,然后一起选宿舍。”该校新生小莫介绍,学校入学通知书寄过来时就写清楚,新生需要上迎新系统提前选宿舍。除了和高中同班同学约好一起住外,她们还去新生群中发布消息,寻觅“有缘人”,最终在私底下聊天中确定舍友。“自己选择的宿舍和舍友,更能适应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就会减少矛盾,会有很多时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程爱民说。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可发帖拉群找舍友,也可由老师分配

记者了解到,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19级新生也有独特的选舍友模式。

负责相关工作的廖老师介绍,南洋理工的线上分宿舍有两种模式。第一种为“试舍友”,这种模式一般是同专业学生在各自学院的微信群里聊天或是在学校的BBS平台上发帖,当几个同学互相有意向时,就可以拉一个小群深入了解,如果聊得来则可以向学校提交表格,正式确定舍友关系;第二种模式是老师匹配,由学生在表格中填写需求,老师根据收回的表格对学生进行分配。

当大学逐步迈入“00后”时代后,这些千孩子在分宿舍的时候又会呈现怎样的特征呢?廖老师介绍:“第一个是同地区,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可能会比较有感情;第二个可能更多的是一些生活习惯,比如说不抽烟,不打呼噜;还有一些就是兴趣爱好,比如说有些同学喜欢动漫,cosplay,有的同学喜欢玩游戏,喜欢‘吃鸡’。”就廖老师的体会,“‘00后’这批新生对自己的舍友比较在意,更多考虑生活习惯,他们上大学之前很多人可能没有住过宿,会比较害怕遇上和自己生活习惯不一样的人”。

廖老师告诉记者,学校线上分舍友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今年我们大概录了5000人左右的新生,参与活动的同学可能2500人左右,占到了40%以上”。

学生观点PK

正方:更方便学生日常生活

这种自由选宿舍的模式针对的是学生,那么学生们是否买账呢?在对南洋理工24名新生的调查问卷中,所有人都给出了好评,新生们都表示“确保了学生日常生活的方便,促进了学生的交友能力”。

南洋理工的新生蓝晓洁就是通过自主拉群找的舍友。她介绍,因为大家都是同一地区的人,拉了群之后,聊了一些各自的兴趣爱好,几个同学有了共同话题。“在没有来到学校之前提前认识舍友,来到学校后大家就感到不陌生了”。新生罗千林也对这种分宿舍形式很认可:“以往学校随机分配的,刚开始大家不熟悉会有点尴尬,这种让大家先熟悉就好多了。

反方:不利于学会与人相处

不过,也有新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中大南方学院的新生小赵看来,虽然自由选宿舍让学生有更多主动权,但诸如网聊和个人标签等都只是片面的了解,如果到了真正见面和正式在同个宿舍相处,还是会出现问题。“这其实不利于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协调宿舍关系等。”小赵说道。

此外,中大南方学院新生小锋也表示,如果一个专业、一个班的同学没有住得很近,关系就淡了很多。“虽然可以和其他专业的人交流,但与自己所在班级的同学之间就没那么有凝聚力”。

专家看法

可在更多高校推广,仍有改进空间

对于这种新的宿舍分配方式,学校老师和专家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对此,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自选宿舍、舍友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学生对宿舍和室友的满意度,不少学校都在尝试。这一做法是对现有宿舍分配方式进行调整,是学校理念的转变,可以在更多的大学里推广。不过他也认为,自由组合宿舍,并不能解决宿舍关系紧张这一问题。要让寄宿制起到育人的作用,必须在为学生提供寄宿环境的同时,配备宿舍导师,创造与教授共同学习、交流的空间,如果有充满人文关怀的宿舍管理,有及时关注学生身心变化,指导学生适应学习生活,规划人生发展的导师,大学宿舍生活是会变得精彩的。

廖老师则表示,今年的学生自主选宿舍活动人力成本太高,“今年可能是自主选宿舍的活动跨度太长,疏于对辅导员的引导,导致所有问题扑向活动的主办方”,同时,学生可能也会觉得流程太繁琐。“明年可能会试着开放网上选宿舍。

而对于已经开放了网上选宿舍的中大南方学院,程爱民认为还需要在宿舍自治方面进行改进。下一步将会有学生自己的宿舍管理委员会,届时会出现宿舍长,再竞选“层长”,再竞选“楼长”,然后与宿管、后勤携手,把整栋宿舍楼建设好。就像社区一样,让学生能感觉到自己有自主权。“以后就会出现,每栋宿舍楼的文化都不一样,然后新生入学之后,又可以根据每栋宿舍楼的文化,进行选择。

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晏文龙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晏文龙 孙小鹏

通讯员崔璨王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