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登记市场主体近三成未开业

25.03.2015  13:26

  梅州网讯  (记者杨敏  通讯员陈飞)据我市工商部门近日即时信息抽查显示,去年以来我市新登记市场主体逾七成开业,近三成未能开业。

  据统计,去年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之后我市市场主体登记出现井喷现象。去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7万户,同比增长31.2%。其中新登记各类企业4408户,同比增长99.8%,。虽受春节假期影响,2015年商事登记主体依然呈波动增长趋势。我市今年1、2月份登记的市场主体分别有2463、1032家,与去年同期注册数量1982、1064家相比,同比增加24.3%和减少3%。其中企业数量比个体工商户增长速度快,2月份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登记数量分别是771户、261户,与2014年分别同比减少8.6%,增长19.2%。据统计,截至2月底,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495702人,即将突破50万人。据统计,从去年到今年2月底,企业注册资金累积达602.6488亿元。

  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取消,前置许可审批项目被大幅度缩减,登记流程简化,一大批企业得以快速进入市场,也让一些“任性”的市场主体出现,有一些企业虽然登记了,却迟迟不能营业。据了解,为了快速进入市场,在对市场调研不充分且尚不具备软硬件设施和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就盲目办理注册登记是企业不能营业的普遍原因。市民往往因为错失商机、许可证办理、短期暂用公司未及时注销等因素导致公司中止或不开启业务。一些企业就表示,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用工成本上升,资金困难让企业难以开启生产。还有一些企业拿到营业执照后,由于经营特定业务所需的证件办理条件高、难度大、耗时长,让开业一直搁置。

  登记的“宽进”不代表“任性”。市工商部门表示,对于已经注册登记但未能开业的企业,将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解决。对于创立初期的企业,由于原始资本在不断消耗,而企业尚未完全在市场上立足,在市场竞争中很容易消亡、倒闭,我市工商部门将依托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建立企业名录,加强帮扶信用程度高的企业与政银企融资平台对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支持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活下来、活得好、发展好。而对于一些不适宜的市场主体,则会试行简易注销程序,引导其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