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济走廊是21世纪海上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日报网9月15日电(信莲)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9月13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在广西南宁闭幕。会议达成《关于携手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南宁共识》。来自中国、东盟十国以及印度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官员和企业代表参加此次论坛,共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建设议题。
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
达成共识
会议认为,加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中新经济走廊)建设符合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繁荣,有利于增进政治互信,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对于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开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宣读共识称,中新经济走廊是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跨国陆路经济带,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海陆统筹的运输大动脉,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
共识表示,要先行推进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中新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应把交通领域的互联互通作为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先易后难,实现早期收获。积极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道等通道建设,推动泛亚铁路东线建设,加快实施客货运输通关便利化措施,实施道路联通。
共识认为,在充分利用区域内外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基金推动中新经济走廊建设的同时,充分调动包括私营部门在内的各种资源,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和途径,不断探索适合经济走廊建设的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模式,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
另外,加大产业合作力度和加强人文交流。以优势产业合作为核心,推动跨境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产业合作,不断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实现贸易畅通,使沿线各国获得更多利益。进一步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心相通,夯实中新经济走廊建设合作的社会基础。
专家分析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志勇12日表示,携手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有利于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有利于中南半岛共同繁荣发展和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福祉。
他建议,沿线各国加强友好磋商,构筑互信,凝聚共识,以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以互联互通、产业合作、相互投资、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合作为重点,合力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打造成为开放包容、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普惠经济带,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黄志勇建言,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的主要措施主要为:联合开展可行性研究和制定长远规划,推动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上升为中国—东盟战略合作框架;建立多层次合作机制;抓紧成立和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用,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最终达成共商共建共享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共识。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认为,要打造一条连接中国、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经济纽带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效的机制等,从而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广西已经建成了通往友谊关及东兴口岸的高速公路,并开通南宁至河内的国际列车和连接其他主要东南亚城市的航班。但是这样的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沿线的经贸往来以及人员流通。
他表示,鉴于迫切需要推进东南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同时发展投融资类的资金筹措项目。“10+3”各国政府应继续发展认可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举措,发展开发银行、商业银行或与项目投融资相关的企业,建立广泛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等,共同促进东盟基础设施发展。
中新经济走廊
目前,中新经济走廊雏形初现。南宁至新加坡公路通道基本全线贯通,广西已建成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防城至东兴高速公路已开工,同时获批到越南的国际道路运输线24条,其中10条已开通。2009年1月1日,南宁—河内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开通。中越双方还正在加快推动凭祥—谅山、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中新经济通道建设示范区。
据介绍,“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从中国广西南宁南下,纵穿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直到3800公里外的新加坡的一条陆上通道和经济走廊。中新经济走廊的建设,将连接起亚洲约15亿人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如期建成,为中新经济通道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与巨大活力。按照泛亚铁路的总体构想,从新加坡到越南河内,北上南宁,通过中国跌路网再往北延伸,把中南半岛和中国的华南、中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中国—东盟之间的海陆联动,中新通道将成为沟通中国南部与中南半岛东盟国家的经济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