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院符昌忠研究员新著《哥隆语/那斗语简志》出版

11.12.2015  12:04

              近日,中国民族学会理事、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我校民族学院符昌忠研究员的学术专著《哥隆语/那斗语简志》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哥隆语/那斗语简志》是多年从事民族学研究的符昌忠研究员有关民族语言研究的又一部著作,由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海南省东方市委员会资助出版,是《<东方文史>·东方市语言文化系列丛书》中的一辑。该书分有上、下两编。上编为《哥隆语简志》。哥隆语,俗称村语,是居住在海南省东方市和昌江黎族自治县的部分汉族居民使用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该书首先对哥隆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特征分别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充分展示了哥隆语的基本面貌和固有特点。此外,该书还针对学术界悬而未决的哥隆语系属问题做出了突破性研究。作者运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将哥隆语与海南岛上壮侗语族的黎语和临高话的基本词汇和主要语法现象做了对比,参照族群历史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因素,确认哥隆语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的一个独立语言。         该书的下编《那斗语简志》集中体现了作者近几年对于处于濒危状态的那斗语开展调查研究的主要成果。那斗语,自称“来语”,使用者分布于海南东方市新龙镇的那斗村和八所镇的月村,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才被语言学家发现,目前使用人口不足4000人。该书作为国内外学术界首部系统研究那斗语的学术专著,其相关调研获得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06)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8)的支持。该书以15万字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语料,较为全面地反映了那斗语的实际面貌,并进一步将那斗语与黎语、哥隆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最终证明,那斗语既不是汉语方言,也不是黎语方言,而是汉藏语系侗台语族黎语支的一个独立的语言。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哥隆语/那斗语简志》的出版,不仅向世人揭开了这些语言的属性谜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为这解开这两支族群的源流谜团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