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认定孵化器最高可奖百万

24.11.2015  12:13
昨日下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梅州市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施办法》《梅州市临时救助实施细则(试行)》等事项,提出构建一体化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作用,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和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昨日下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梅州市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施办法》《梅州市临时救助实施细则(试行)》等事项,提出构建一体化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作用,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和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本报记者  李跃  刘世锦

  关键词 企业孵化器

  加强对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持力度

  为加强对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扶持力度,市科技局牵头起草了《梅州市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实施办法》。

  《实施办法》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一是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政策。根据我市自身发展实际需求,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市国土局将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计划用地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二是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财政资金补助制度。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认定条件、资料、程序及其评定作了系统详细的说明,并对通过市级孵化器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可以获得补贴类资助、奖励类资助和政策类扶持予以说明。其中,对新认定的市级孵化器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三是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风险补偿制度。省市共建面向孵化器的投资风险补偿金,对孵化器内创业投资失败项目,市财政可按项目投资损失额的20%,对创业投资机构进行补偿。此外,《实施办法》还提出构建“苗圃-孵化-加速”一体化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完善我市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关键词 临时救助

  标准不低于2个月最低生活保障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的作用,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和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市民政局拟定了《梅州市临时救助实施细则(试行)》,明确了临时救助对象、标准和临时救助资金筹集途径。

  《细则》提出,临时救助对象包括家庭对象和个人对象。家庭对象包括因家庭成员遭遇意外事件或突发重大疾病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生活必须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个人对象主要指因遭遇意外事件、突发重大疾病和其他特殊困难,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而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对符合条件的对象,救助方式主要以发放救助金和转介服务为主,发放实物为辅,每人临时救助标准原则上不低于当地2个月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名词解释

  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简称创业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主要功能是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以及政策、法律、财务、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长性,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

  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完善孵化器建设用地政策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市国土局将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计划用地作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用地。

  建立财政资金补助制度

  对新认定的市级孵化器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孵化器分别给予10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建立投资风险补偿制度

  省市共建面向孵化器的投资风险补偿金,对孵化器内创业投资失败项目,市财政可按项目投资损失额的20%,对创业投资机构进行补偿。

  制图:涂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