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新财富杂志:为何我们反人性地坚持写长文
新财富杂志公司,下属全景财经。公司出版的杂志《新财富》至今已有将近十五年,而公司也同时办了金融界知名的“最佳分析师”活动十余年,上面说的这些相信很多业内人士甚至金融小白都有耳闻。
虽然上面描述的很高大上,但作为专注新媒体运营的我们,今天我们采访到的, 并不是杂志的主编,而是新财富杂志这个金融大号的主编——小短。
在我采访前半段的聊天过程中,我怎么都不会想到坐在我对面的新财富杂志公众号的主编,居然是个和我一样的理科生。所以大家不要惊诧于我文案中神一样的逻辑,我只能说这是种族优势,哇咔咔。不过转念一想,其实做金融类的公众号,还真的是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因为金融、经济本身就是非常有逻辑性的一门科学。
Q&A
直通社:公众号的发展历程是?
小短:13年的时候开始做公众号,一开始的功能没有特别齐全,比较简单。当时微博比较火,公众号还没起来,所以一开始公众号只是作为一个导流手段,就是将我们的网站、微博的内容放在公众号上,然后加个链接。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们到14年年底的时候也有40多万粉丝。但是15年下半年涨粉的速度就变慢了很多。
直通社:现在公众号的确是没有以前好做了
小短:对,但是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是过年那会我们找了一些老文章发,涨粉反而特别好,主要是老文章太经典了。还有个原因可能是过年那会很多号都想休息,甚至直接不推送了,我们是没有停过的。
直通社:团队有多少人?
小短:新财富杂志这个新媒体部门是有6个人。其实我们是下属新财富这边的,新财富上面还有全景财经。整个机构有几百人。
直通社:你们一直以来的定位是?
小短:我们的定位是金融、财经,我们定位的逼格是比较高的。
我对我们的内容的把控还是比较严的,比如说去年股灾特别严重,有些号就会发有关股灾的有点恐吓性质的文章,发这类文章涨粉情况明显见效。但这块我是完全没有动的,因为这样是唱衰经济、唱衰股市,我们作为正规媒体,是不能这么做的,如果大家看到连正规媒体都开始唱衰经济、股市,就可能会想“怎么媒体都在说,经济应该真的是不行了吧?得赶紧逃!”。这会影响到大家对经济的信心,股市只会越来越惨。
直通社:我看到你们的文章都比较长,这和高逼格有什么关系吗?
小短:当然有关系。其实长的文章,主要看文章的逻辑、结构。有些接触金融不深的小白看长文就会没耐心,但有一定基础的人看的话会觉得这文章特别好。
其实有时我也挺愁的,如果我找一些比较浅的文章,吸来的粉丝可能就不是特别优质,看多几篇文章就取关了。我之前发一篇大众性的文章,有200多万的阅读,但仅带来3000多的粉丝,这个比例其实很小,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看了历史记录,就发现我们这个公众号并不适合他们的口味。但如果找特别有深度的内容,这样又会因为太小众,导致阅读量不高。
直通社:关于逼格,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小短:其实什么类型的账号、文章就会吸引来什么类型的粉丝。我们发的内容稍微偏一点、违反一点调性,我们的粉丝就会在公众号后台留言新财富怎么发这种文章?
其实深层次的文章不仅能提高公众号的逼格,开玩笑地说,你将这类文章转发到朋友圈,你的朋友圈逼格也瞬间提高N个档次,如此一来,你便装逼就成功了,哈哈!
直通社:增粉的时候有试过互推吗?
小短:以前有,我们一般就是带个二维码。但现在已经没什么效果了,我大概4、5个月没有参加互推了。之前有人找过我要我转载他们的文章,并带上他们的二维码,我看文章内容和风格并不是特别符合我们公众号的定位,就没有答应。如果文章好的话,你不说我也会转载,带二维码什么的也没关系。
直通社:新财富杂志有个“最佳分析师”的活动,被誉为资本圈的奥斯卡。介绍一下这个代表性的活动吧。
小短:在资本圈,大家对“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还是非常肯定的,获得“最佳分析师”称号的分研究员们,年薪甚至可以跳N个等级。活动一般是在12月初颁奖,而实际上,我们在7、8月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投票了。然后我们的榜单保密度是很高的,就算是公司内部人员也是公布现场才知道的。整个流程都是很完善的,毕竟已经做了十几年了,03年的时候开始做的。
直通社:新财富文章里比较独特的地方。
小短:我就举一个比较特别的吧。我们这里有个研究员,文笔犀利,挖的彻底。只要一出手,文章必火,但是大部分发出去没多久就会被删了,哈哈。去年写过一篇写某影子银行的整个资本系,将很多隐秘的东西都挖出来了。然后当时杂志已经印出去了,后来这个公司将市场上能买的杂志都买了。
其实我们都很佩服他,他很牛的一点是,他会花一个多月甚至几个月去写一个专题文章,会将对象的工商资料、各种报道、发布会的信息都收集到,整个底都翻过来的那种。
直通社:看你的笔名挺特别的,那你觉得你比较独特的地方是?
小短:其实我以前是理科生,语文才90多分(150分满分)。大学学的是电脑教育。出来的第一个工作是在迅雷做网页,当时的工作是从早上9点做到晚上的11点,周末就休息一天。来到新财富一开始其实我也是做新媒体设计这块,就接触到了公众号,接触公众号就要了解公众号的内容层面,发现其实自己也适合,然后加上各种原因,慢慢就变成了这个公众号的主编了。所以我是一个“懂技术的文案”。
文 /苏畅
直通社联合羊城晚报数字媒体、21CN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