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广电总局:对记者批评性报道要求被误读

19.06.2014  17:32

  6月18日,《河南青年报》违法违规案、《西南商报》记者张豪违法违规案等8个第二批典型案件被曝光,进一步推动“双打”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在专项行动正持续深入推进之际,悦读中国官方微博就网友关心的问题专访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蒋建国书记。

  #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访谈正式开始,悦读中国的第一个问题是:6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过媒体再次曝光了8个新闻敲诈案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人们的视线再度聚焦到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专项行动上来。这一次为何出如此重拳开展“双打”行动?

  蒋建国:开展“双打”行动,中央领导重视、基层群众欢迎、业界同仁拥护,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利发展、促管理的大事。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屡禁不绝、屡打不止,危害极其严重,已经到了非打不可、不打不行的严重地步。

  2013年以来,新闻报刊领域共受理举报案件400余件,缓验报刊216种,停办76种,缓验记者站193个、注销49个,注销新闻记者证14455个,其中不少是因为涉嫌新闻敲诈和假新闻而受到处罚。在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方面,已查办“三假”案件258起,收缴各类非法报刊151.3万余份,有的案件已宣判,有的案件正处于审查起诉和深入侦查阶段。

  昨天,我们又公布了8起新闻敲诈典型案例,目的就是凸显我们治理新闻敲诈、推进双打行动的决心。案件公布后,社会非常关注,反响也很强烈,但也有人把我们的一些要求,误读为不允许批评性报道。事实上我们历来坚决保护记者正当合法的采访权益,也积极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之所以强调记者开展批评性报道要经过本单位同意,既是一贯的规范性要求,也是因为目前查处的新闻敲诈、假新闻案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个别记者未经本单位同意私自以批评报道作要挟实施的。

  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以及“三假”问题危害极其严重,它严重破坏了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了基层和群众切身利益,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公信力,严重污损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严重恶化了新闻媒体的生态发展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以及“三假”的泛滥,也是对国家治理秩序的严重破坏,对国家治理能力的严峻挑战。打击这些违法违规活动,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因此,必须痛下杀手,严厉打击,切实遏制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以及“三假”问题的蔓延势头。

  悦读中国:近年来,社会上的不少单位,听说记者来采访就退避三舍,您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蒋建国:长期以来,新闻记者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具有崇高形象。很多孩子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记者。但现在,一些地方却在“防盗防火防记者”。

  目前我国持新闻记者证的采编人员有25.8万余人,这支队伍总体素质是好的,但确有极少数无良记者道德缺失、胡作非为,更有一批假记者目无法纪、坑蒙拐骗,甚至出现真假记者内外勾连、相互利用、鱼龙混杂的现象。这些害群之马的存在,严重败坏了新闻工作者队伍的社会形象,伤害了绝大多数坚守职责的记者的声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案件中,有不少是打着新闻媒体网站、网站区域频道和网站记者名义进行的,也基本上是以“监督”、“调查”、“曝光”相要挟攫取利益,这反映出一些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冲击下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有些主管主办单位对此既不愿管也无力管,这种新闻媒体就应尽早停业、关张、注销,决不能允许为了生存就去违法违规或者任其违法违规。

  悦读中国:“双打”行动开展两个多月以来都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

  蒋建国:自《通知》发出以来,中央主要新闻媒体以及各地党报、电台、电视台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全国有上千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特别是对《中国特产报》、《购物导报》、《网络导报》、《经济生活文摘》等4家违规报刊社吊销出版许可证,对《西部时报》、《企业党建参考报》、《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等6家报刊社停刊整顿的行政处理,以及对违法记者移送司法机关的刑事处罚,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这次又公布了第二批典型案件,8家新闻单位和记者被处罚,再次显示了政府主管部门对违法违纪行为决不手软的决心。可以说,目前公开进行新闻敲诈的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假记者活动也大为收敛。

  此外,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群众举报明显增多,出现了全社会对不法行为人人喊打的局面和声势,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我相信,随着专项行动的不断深入,治理成果还会进一步显现。

  悦读中国:在此次的“双打”行动中,您认为还存在哪些问题?

  蒋建国:专项行动以来,各部门各地方共同努力,形成了宣传声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此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但同时必须看到,工作进展还很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有部署,但抓工作落实不够,有的地方和单位只停留在开会动员上,没有做具体安排,以为作一篇官样文章工作就搞定了,那是天真的想法。

  有措施,但抓关键环节不够,开展“双打”行动关键在抓好案件的查办,不抓案件查办,所有的措施都是一句空话,只有查办案件,才能够发动群众参与、社会举报,也才能震慑违法违规人员。有联合,但是抓协调不够,这次专项行动由九个部门联合发文,就是因为九个部门都与此事关系密切,只有齐抓共管才能根本见效。有号召,但发动群众不够,人民群众对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以及“三假”问题痛恨不已,开展专项行动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一些地方对此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这也是专项行动开展得还不够深入的重要原因。

  悦读中国:所以4月22日,总局又召开了专项行动工作汇报会,您提出了对“双打”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的要求。您认为工作中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蒋建国:主要是因为一些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这次“双打”专项行动,思想上不够重视,认识上有误区,工作上怕麻烦,作风上不深入。开展“双打”行动,对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来说,首先是个尽责问题,行政部门不抓行政监管,其存在的价值何在?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