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跨区域整合实现共赢
广东省旅游协会副秘书长 李进茂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总规划师 陈南江
景区营销专家 郑泽国
广东省内区域合作有待提升
南方日报:广东省内和跨省区域旅游合作的众多案例中,您认为富有成效的有哪些?面临着哪些主要问题?
李进茂:我省区域旅游合作,更多的表现在客源互送。比如珠三角客源集中,而大量旅游资源在粤东西北,越来越多珠三角游客周末、节假日前往粤东西北度假。
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旅游产品更新滞后,更新速度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比如滨海旅游资源很丰富,推出的产品不多。房车旅游、露营旅游、帆船游艇旅游等,这些新品类的旅游产品在广东迟迟未能出现,或是供给不足,这也是制约区域旅游合作的因素之一。
陈南江:广东省内的区域旅游合作,一直还没有成功的案例。跨省旅游合作,以前主要是京-西-沪-桂-广这条长途旅游线路,由于国际航班线路越来越多,这些年来很多国际游客不经过广州出境,市场规模在萎缩。
郑泽国:广东省内的区域旅游合作,一个是广佛肇,二是广州和清远之间的合作,三是三连阳地区。目前这几个合作形式在市场的联合营销方面做得不错。但产业的整合还未真正起步,广东省内几乎所有区域的合作都还没达到产业整合的这一层面。
产品差异化的基础
南方日报:区域旅游资源如何才能有效整合实现共赢?
陈南江: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产品的差异化。产品的基础是资源,如果几个相邻城市的资源是十分雷同的,那就不可避免产生市场竞争,区域合作的难度比较大。例如粤西的阳江、茂名与湛江三个城市,只能是“同中求异”, 把同一个资源开发为不同的产品,吸引不同的市场人群,给不同爱好的游客不同的选择。产品的决定权在于企业,政府只能引导。企业从市场的角度当然会希望与周边的同类产品有差异,但是有的企业想省钱,有的企业懒于动脑筋,就导致抄袭、雷同的产品仍旧不少,例如海滨就是没有特色的酒店加上沙滩浴场,温泉就是挖一些池子,搞一点绿化,缺乏区域合作的基础。
华东五市游是区域旅游合作比较成功的例子。杭州、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每个市的龙头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形成一条经典线路,对国内外的游客形成综合吸引力,每年去的游客都很多。
李进茂:广东区域旅游合作要错位发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河吃河,有海的地方就发展海滨旅游,发展游艇、游轮;有山的地方就发展生态旅游、露营地,有温泉的地方就把温泉资源发挥到极致,做出各自特色。倘若都是大而全或小而全的话,一来难度大,二来浪费资源,利用差异化资源,形成错位发展,才有利于区域旅游合作。广东从粤北到沿海,旅游产品也是多样化的,从韶关丹霞山开始到大峡谷温泉,从开平碉楼到阳江海岛,资源是具有差异性的。
郑泽国:首先,从市场、产品、品牌、城市之间的整合逐渐发展到产业的整合,产业整合的前提是打造一个区域旅游目的地为共同目标。第二是相互之间要有产业差异化的定位,只有差异化之后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合作才能成为可能。第三,延伸产业链,旅游产品要突破观光类初级的形态,往旅游商业、旅游文化、旅游地产、休闲、度假等方向延伸、发展。
华东五市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广东借鉴的,第一个是政府主导型,第二个是旅游产品大投入、高起点、精品化,这个是华东五市之所以这么多年旅游不断取得新的发展的重要的条件,这个是广东这几年所做不足的地方。广东旅游产品的投入严重不足,精品意识不强,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品不多。另外,华东五市公共交通体系在政府的主导下做得非常好,城市与城市之间、景区之间、城市内部的自动微循环系统较成熟,比如无锡,从火车站到太湖沿线的各大景区在很多年前就有公交车直达,苏州亦如此,到周庄也有直达的公交车。但是广东来说景区之间的微循环就做得比较差。交通微循环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华东五市随着交通系统的改善,散客化已经成为市场的一个基本潮流,华东五市所有5A景区的客人结构是60%以上是散客,而广东大部分景区70%是旅游团队,这就造成经济效益差,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把握市场的能力不足等种种问题。
省内企业可放胆走出去
南方日报:《国务院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进一步深化对外合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广东旅游业将如何借用该契机,展开跨区域、跨境之间的合作?
李进茂:旅游企业走出去,广东是很有经验的。华侨城欢乐谷项目早已走出广东,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城市布点,酒店集团包括粤海、白天鹅宾馆、碧桂园等也在尝试走出去。我相信随着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跨区域、跨境之间的旅游合作将会开展得越发顺利。
以粤港澳合作为例,粤港澳已经开展合作多年,谁也离不开谁,成效也非常好。亟需突破的瓶颈在于硬件方面,比如过关口岸的建设,随着人流越来越多,尤其节假日,过关还是耗时较长,未来随着跨海大桥的建成,出行便捷度进一步提升。
陈南江:粤港澳旅游合作一直在进行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出台了144小时便利签证等政策,每年都有相当多的国内游客前来一次旅游粤港澳三地,但是对于国际游客,144小时便利签证政策宣传得不够,散客较少利用这一政策从港澳来广东旅游,主要是团队游客使用,而团队游客的规模是有限的。
南方日报记者 周人果
实习生 梁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