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中学会敬畏自然和珍惜生命

28.05.2014  15:27

  笑看 锋 云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中华地大物博,还是因为冷漠,我们面对自然和生命的时候,使用各种各样华丽的辞藻去描述美的事物,但惟独漏了感动。

  日前一则关于景区扎死活蝴蝶装饰“仙子”的新闻引起众多关注,据媒体报道,近日,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举办了首届蝴蝶节,景区特地推出了“蝴蝶仙子”吸引游人。但让人吃惊的是,蝴蝶仙子居然是由上百只活蝴蝶支撑的衣服装扮而成,活蝴蝶被钢针直接扎死在洁白的石榴裙上,有些蝴蝶还在颤抖。看到此景,现场的小孩被吓得哇哇大哭。然而讽刺的事实却是,南召宝天曼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以蝴蝶的品种和数量众多著称。保护蝴蝶的景区扎死活蝴蝶做装饰,“保护”一词都成了笑柄,不过,让人不至于绝望的是,哇哇大哭的小孩,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

  去年国庆假期我在台湾旅行,在台北坐出租车的时候,跟师傅闲聊,得知我来自大陆,师傅开始给我推荐好吃好玩的地方,听说我要去淡水看日落,师傅忽然很激动,告诉我那是他读书时常去的地方,每当太阳西下,同学、情侣三五成群,在淡水渔人码头等待,看着太阳的光辉渐渐变得柔和,映照在码头和老街上,夕阳在海的尽头慢慢落下,晚霞漫天,波澜壮阔的景象让人想要哭泣,好感动,你一定要去体验。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使用感动这个词语来描述看到自然景观的感受。我疑惑问,为什么很感动?师傅反问,看到如此出神入化变幻莫测的夕阳和晚霞,大自然绽放的美,为什么不会感动?

  我忽然间很惭愧,因为我一直觉得世间绝美的风景也不在少数,最多使用震撼一词,感动一词,却从来没有使用过。感动两个字,我们经常使用,但是却没有想到如此频繁使用的词汇用来描述景色时,会如此简单有力。我想,只有对大自然抱有一颗敬畏的心,才会从心底发出这样的感叹吧。感动,成了我那次台湾之旅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中华地大物博,还是因为冷漠,我们面对自然和生命的时候,使用各种各样华丽的辞藻去描述美的事物,但惟独漏了感动。在植物园的剑麻丛里,那些胖乎乎的长满刺的叶子,刻满了“某某到此一游”;在蒲甘佛塔基座上,忽然看到用石头刻下的“某某我爱你”;在各地的大草原上,我们看着羊羔如何被宰杀、剥皮,惦记着烤全羊。

  在旅行的途中,美景入怀,我们只觉得震撼,美得不可言说;美食下肚,我们只觉得美味可口,只想大快朵颐,惟独没有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喜欢看《舌尖上的中国》的朋友,对馈赠这一词并不陌生,大自然无代价的赠予,受赠人本身就应该感恩。但是我们常常忘记,因为还没有懂得敬畏自然和珍惜生命。不少的家长现在喜欢带着小孩去旅行,让小孩尽可能地接触新鲜的事物,了解世界,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家长也跑偏了,他们开始炫耀小孩小小年纪去过了多少地方,玩户外多么资深,小孩对各地区的攻略了如指掌,像个资深驴友一样,把旅行当成了炫耀的资本。可能这些小孩也会出书,父母执笔却署上小孩的名字说“万水千山走遍”,养成了圆滑却又孤傲、冷漠、不可一世的性格,父母们从头到尾都没有培养小孩说,你要敬畏自然,你要珍惜生命。

  就像我们中学时上的解剖学课一样,看着小青蛙在刀下呱呱叫着死去,刺激又开心。我也曾经做过一件异常残忍的事,把癞蛤蟆装在铁罐里,放在火堆里烤,听着“噼噼啪啪”的声音很有满足感,这件事一直到现在我都记忆深刻,每每想起懊恼不已,再多的忏悔也挽不回我曾经伤害过的那些弱小的生命。如今,因为台湾出租车师傅的一句“好感动”,我也学会了带着感恩的心去面对世界上波澜壮阔的美景,面对柔弱无助的小生命。在外出旅行时,国人看到便宜的龙虾、肥美的石斑,无不口水直流,但是在温哥华华人jack看来,自然的馈赠和生命的无价是紧密不分的,鲑鱼在产卵季不要去惊扰它,每次钓鱼也只限于钓一条。我希望在此后的时间里,在面对自然和生命的时候,我们看到洁净天空下鸟儿飞翔,蜗牛艰难地爬上树干,千年老树开出新枝,也学会用感动去感受世界的变化,发现世界更加美妙。蔡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