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便利店纷纷落地珠三角 风口之上如何起飞?
面积约10平米的玻璃“盒子”里空无一人,整洁、冰冷而又科技感十足。店内,4个监控探头注视着一切,三个摆满物品的货架和冰柜静待顾客的光临,这是一间无人值守的商店。
“缤纷盒子”无人便利店也正在各地兴起。另一家无人便利店F5未来商店几乎在同一时间在中山、佛山、广州等地铺设。
一周两笔融资超过1.3亿
机器代劳的背后,无人收银技术日趋成熟,无人便利店更近、更快、更实惠的优点受人青睐,新秀企业和行业大鳄也相继投入其中,风口之上,无人便利店正在成为继共享单车后下一个爆炸性新型业态。
资本的躁动是从6月底开始的。6月28日,创新工场宣布完成对F5未来商店的3000万元A+ 轮融资,这是一家依托自主研发的机械臂和后台管理系统来构建的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两天后,另一家无人便利店企业缤果盒子也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金额超1亿元,由纪源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源码资本、银泰资本等跟投。
缤果盒子的定位是全球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可规模化复制的24小时便利店,于2016年8月开始在广东中山启动项目测试,2017年6月初落地上海,开启针对一线城市的大规模人流测试。
完成融资后,F5计划在3到6个月内开出30至50 家门店,而缤果盒子则打算开启大规模快速复制之路。“缤果盒子将在8月进入北京市场”,缤果盒子公关总监吴海宏对记者表示,缤果盒子计划在一年内完成5000个盒子的落地,按照计划8月底前会铺200个盒子,其中北京市场将会有2到3个盒子,选址将考虑人气商圈。资本涌入无人便利店行业最重要的诉求就是“低成本快速复制”,而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都强调自己解决了便利店的重投资问题,可以快速复制,几个月收回成本。
各种无人便利店纷至杳来 产业巨头深度参与其中
除了已经介绍的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国内还有很多无人便利店纷纷试营业或者在市场中投放使用,例如神奇屋智能便利店、小E微店、怪兽家、甘来智能微超、EATBOX等。
前有创业公司频受资本青睐,后有阿里巴巴等巨头摩拳擦掌,甚至传统零售巨头娃哈哈也跃跃欲试。
7月8日,淘宝无人便利店正式在杭州对外开放,该店通过手机淘宝扫码获得入场码,系统自动在大门处识别商品,自动从支付宝扣款。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提出了自己的无人店“淘咖啡”概念。淘咖啡是一个线下实体店,面积大约200平米,内部可容纳50人左右,其实际容纳规模可随场地面积而增加。目前,淘咖啡还在试验阶段。
零售业的龙头老大娃哈哈也不甘寂寞,意图试水这一新兴领域。6月25日,娃哈哈与深兰科技签订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Take Go无人店的协议。乳企伊利也被曝出计划在2000多个社区内推广和深兰科技合作推出的无人便利微店。
不难看到,不仅仅是零售商盯上了无人便利店这块肥肉,产业巨头也纷至沓来。
风口之上,无人便利店如何起飞?
无人便利店本质上是免去收银员的自助便利店,它的应用场景多,复制加盟快速,在过去的短时间内吸引大量资本介入,估计还会陆续有资本进入该领域。
“风刮得不小,但也并不是每一只猪都能飞起来。”在怡食家超市CEO、EATBOX项目负责人安利英看来,资本关注自然是好事,但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处在风口,而是在于企业后续的运营能力、选品能力以及团队快速决策能力,回到零售的本源,即怎么把零售业态做成一个品牌。
对无人便利店持观望态度的还有山行资本,他们认为,无人便利店在技术应用和商业环境依然处于初期发展状态,后续发展仍需时间验证。
无人便利店领域还在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其主要功能可能是节约劳动力成本,在一些人眼里,它可能只是自动化而非人工智能。
但很显然,这个时代已经很难有什么新兴科技能逃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引力,仅目前来看,已经有公司开始分析传统便利店的销售信息。
超盟数据创始人李思贤发现,目前的传统便利店没有一个清晰的消费者画像,不知道应该卖给不同消费者什么样的品类。在他的监测中,中关村两家相距仅300米的便利店,因为分别面向小区居民和白领人群,上架商品结构和摆放应该完全不一样。
对于无人便利店来说,采集客户使用数据会更加方便快捷,无人便利店未来很有可能在此基础之上,开发更多其他的可能性,如数据分析、大数据处理等。
除无人便利店之外,娱乐领域、餐饮领域也有智能设备取代人力的趋势。近期市面上密集出现一些其他的无人项目,像无人KTV、无人健身房等等。
无论如何,“无人”商业正悄然进入生活日常,而如何真正爆发,是创业者接下来的难题。
编辑:杨智明
本文资料参考新京报、北京晨报
编辑: 杨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