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虽无情 “学子”有大爱——学工系统组织抗风救灾纪实

14.10.2015  17:36

预警防风篇

2015年10月2日,省政府应急办、省气象局发来强台风“彩虹”将在粤西到海南东部沿海地区登陆的预警通知。抗风防灾,加强值班。10月3日,学校学工队伍迅速行动起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抗台风防暴雨的各项准备工作:1、迅速要求各学院通知到每一位在校学生确保关好门窗、断开各种电源;2、告诫学生在台风来临时务必在室内安全地方避风,停止各种外出活动;3、启动防风应急预案,加强值班。
            台风升级,学工冲在前头。10月4日,台风“彩虹”风力增强达17级,直面袭击湛江,学校各校区遭到重创,水电供应基本中断,通讯信号微弱,湖光校区成为一座孤岛。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受灾情况,学生处李育芳处长克服交通瘫痪、信号不畅等困难,冒着三个多小时风雨连夜赶到湖光校区,通过微弱的短信信号通知各值班辅导员及时了解各学院学生受灾及有无伤亡情况。

灾后重建篇

高度重视,迅速行动。10月5日上午,学校召开抗风救灾紧急工作会议,学工系统认真落实会议要求和学校领导关于组织学生抗风救灾的指示精神,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灾后清理活动。当日下午,学生处、校团委联合向全校同学们发出了《让我们投身到抗灾的活动中去》倡议书,风灾无情,海大有爱,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灾后清理中来,早日恢复美丽校园。

据不完全统计,6日—11日,学生处、校团委和各学院累计组织师生约5850余人次参与灾后清理,调动运输车辆50余台次,先后清理树枝、枯叶等垃圾近900车。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此次灾后清理的战斗中,我校学工干部冲锋在前,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带领广大学生党员及同学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全身心投入到校园灾后清理工作中去,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海大人的责任和担当精神,为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秩序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感人事迹篇

  这是一次艰难的考验,这也是一次典型涌现的时刻。航院航海1141班的陈帮巡同学和轮机1142班的张三洪同学,在台风过后的5日晚上,借着微弱的手机灯光,一个一个宿舍的找同学、叫朋友,发动他们一起加入到灾后清理中去。在发动的过程中,有“只是形式的工作,故意表现自己”的讽刺,有“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等等。面对别人的讽刺和冷漠,他们坚持“做自己认为对学校有益的事,不在乎别人的短视看法。”

6号上午,他们和清洁阿姨们一起搬运西外环的树枝,清理水生博物馆前的残枝落叶。劳动量大,任务艰巨,他们深感力量微薄。校团委尹喜书记中午得知后,高度表扬和肯定了他们,随即带领他们拿上自制的“用双手推开障碍,用行动克服困境,加入我们。做你我能做的事,共铸海大蓝天,‘我’需要你。”的宣传板到饭堂发动学生,用以号召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校园清理之中。从一开始的20人到50人,再到100多人,一个个同学的不断加入,清理队伍的逐渐壮大,加快了校园重建的步伐。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加入到自己本学院的队伍中,一直为重建美丽校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0月6号下午,加入灾后清理志愿队伍的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1154班叶伟岗和何文涛同学,他们在整个清扫活动中,丝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主动搬运粗壮的大树,直接赤手装成堆的树叶,爬上垃圾车装运树枝,事后腰酸腿疼,满是伤痕,但无任何抱怨,一直坚持着清理工作。

他们表示“海大这片土地,我们深深热爱着。作为海大一份子,为她努力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参加此次活动,既为重建海大美丽校园出了一份力,又锻炼了自己,还收获了友情。”

在清理的人群中我们也看到了两个与众不同的身影,他们身穿蓝色迷彩服,挥洒汗水搬运着路上的杂物。他们是来自2015级的艺术学院表演系的学生莫逸帆和于泽鹏,曾经服过兵役的他们在家里获知海大受灾的信息后,就马上买票分别从肇庆和深圳的家中连夜赶回学校,参与到学校的灾后清理工作中。

他们团队一起的还有主持1141班的孟子茼、音教1141班的郭钮以及表演1151班的董媛。孟子茼和郭钮本在市区亲戚家中,但是他们心系海大,在受灾后便都赶回学校。他们说“学校有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从进入广东海洋大学开始,我们就是海大人,学校就是我们的家,家里有难,我们不能把它抛弃!我们希望可以和其他许多在学校清理的同学老师一样,将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因为正能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维护,这关乎海大的命运所在,也关乎海大的未来。”

台风“彩虹”登陆,正值国庆假期,不少学生都已离校回家,为数不多的在校学生基本全部投入到灾后清理工作中。我们采写的虽然只是参与灾后清理工作的几件感人事迹,但反映的却是所有参加抗风救灾的数千名师生的精神面貌和新风尚。这就是时代正能量!正是有了你们,我们的校园才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基本恢复往日的洁净。海大因你们而感动,有你们而美丽,为你们而骄傲!




(新闻主编:陈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