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公立医院改革后年全面推开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开 今年试点城市增至100个
据新华社电 (记者胡浩、王思北)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深化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探索并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路径。
《意见》提出,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构建起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15年进一步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明显提升,就医秩序得到改善,城市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明显降低;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卫生总费用增幅与本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相协调;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意见》明确,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要重点抓好七项任务:一是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二是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三是强化医保支付和监控作用,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并逐步覆盖所有医疗服务。四是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五是构建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强化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六是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七是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
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各地分布着约6800家城市公立医院。2010年,我国在17个城市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4年试点城市扩大到34个,今年改革试点城市将增加到100个。
公立医院改革亮点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取消药品加成
试点城市所有公立医院推进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改变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降低药品和卫生材料在医院收入中的比重。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降低检查费
在降低药品、医用耗材费用和取消药品加成的同时,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合理调整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特别是诊疗、手术、护理、床位、中医等服务项目价格。
深化医保支付改革 按病种付费为主
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鼓励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方式。2015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区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并逐步覆盖所有医疗服务。
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推进急慢分治
在试点城市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推进急慢分治格局的形成,在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长期照护机构之间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
完善与分级诊疗相适应的医保政策
对没有按照转诊程序就医的,降低医保支付比例或按规定不予支付。适当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起付线和支付比例差距,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
公立医院改革 患者能得啥实惠?
破除以药补医
【改革干货】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专家点评】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认为,长期以来,公立医院三个渠道筹资的方式存在若干弊端:一是逼迫医疗行业成为商品销售行业;二是让医院与厂商形成利益共同体;三是供方诱导需求的存在促使医疗费用上涨;四是增加了病人遭受“医疗伤害”的风险;五是提供了滋生行业腐败的温床。因此,公立医院改革的最大“手术”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同时通过适当提高服务收费和政府补贴这两道闸门,通过医保支付衔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取消药品加成后公立医院收入减少的问题。
【患者感受】新余市是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市民肖莉霞发现,改革后药价确实便宜了,如以前卖33元的易坦静现在只要20多元,尽管儿科的专家号和诊疗费比以前增加了9元,但全部可由医保报销。
强调公益性 严禁设创收指标
【政策干货】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专门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
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改革方案。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大型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专家点评】刘远立说,公立医院改革不是要革公立医院的命,更不是要整肃广大公立医院系统的医务工作者,而是要改革制约公立医院发挥其正常社会责任的体制机制,从而让公立医院提供的服务变得更加“公平可及,群众受益”。
【医生感受】“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改革,意味着医务人员将能够获取合理合法的收入,从根子上向‘红包’‘回扣’说不”。新余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陈英说,深化编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会倒逼医院改进管理和服务,会激励医务人员提升服务水平和态度,从而让患者有更好的就医感受。
推动建立分级诊疗模式
【改革干货】逐步增加城市公立医院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预约挂号和转诊服务号源,上级医院对经基层和全科医生预约或转诊的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到2015年底,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要提高到20%以上,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
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各地要制定常见病种出入院标准和双向转诊标准,实现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
【专家点评】对于目前来说,分级诊疗是一个必选项,不可能跳跃这个阶段。“我们要反思,怎么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的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教授王虎峰指出,分级诊疗不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实际上是一种资源配置使用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应该能够方便就医,基层有能力提供有质量的初级医疗服务。
【患者感受】成都在实施分级诊疗后,大医院通过人财物“全面托管”的方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身患糖尿病多年的钟金文可以在“家门口”做透析了,“分级诊疗让看病更方便,不用再跑远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