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快速交通体系 改写经济版图

16.07.2014  12:36

  南方日报“行走东西北·公路上的广东”东行组,从广州出发,沿着广惠、深汕高速向东走。去年,厦深铁路全线通车,潮莞高速汕尾段动工,通往粤东的路网正在扩张提速。一路走来,可以看到产业沿着高速从珠三角向粤东一路转移的路径。        从广州沿着广惠高速往惠州方向行驶,两个多小时就能抵达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广惠高速的惠东北出口就在我们园区里面,潮莞高速惠州段也经过我们园区,这可以说是我们园区最大的优势之一。”提及园区的交通条件,工业园管委会主任钟启章脸上不无自豪。

  地处珠三角与粤东连接地,这一产业园区经历了从“行路难”到交通四通八达,从“招商难”到投资商蜂拥而至的戏剧性变化。一个“”园区的发展历程,折射出的是广东“”交通格局优化所带来的深远改变。

  离开惠东县,沿着深汕高速行驶约一个半小时,就到达汕尾市区。这条上世纪90年代就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如今仍然是汕尾唯一一条通车的高速公路。在粤东西北迎来又一轮建设热潮的当下,这条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似乎已经无法承载这片土地的发展速度。

  可喜的是,随着汕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汕尾交通落后的现象正在渐渐转变。去年,厦深铁路全线通车,潮莞高速汕尾段动工……这些交通“大事件”都在影响着这座年轻城市的新格局。

  走进惠东

  产业园路网直接连上高速

  交通改善引来仓储基地落户

  在园区内一座大型工厂的厂区里,钟启章告诉笔者,这家华源轩家具有限公司是首批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园区现在的条件比起以前有很大改善,设施齐全了,员工生活也便利很多,我们很多员工下班了就喜欢坐接驳巴士去县城逛逛。”华源轩家具有限公司事业部经理汪建国说,2007年,他从位于深圳的总公司调入惠东园区,“刚调入园区时,园区路灯都还没完全安装好,通往县城的接驳车辆也十分不便,员工想进县城休闲一趟都有困难。

  时间切换到7年后的今天,如今的园区硬件条件早已今非昔比。在园区内驱车奔驰,马路宽敞,道路配套设施也十分齐全。对于华源轩家具公司这样严重依赖物流条件的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改变是广惠、潮莞两条高速公路的相继通车所带来的便利。

  据介绍,华源轩家具有限公司的产品是由公司的物流仓库发往东莞和顺德乐从,再由这两地发往全国。“我们原先的物流仓库主要在深圳,车辆走广深高速,常常堵车堵得一塌糊涂”。2010年,公司将位于深圳的物流仓库迁至惠东园区,仓库占地近4万平方米,如今每天的出货量价值三四百万元。“这边园区离高速公路近,交通方便,又不像广深高速那么堵车。仓库搬过来之后,我们的物流成本节省了20%。”汪建国说。

  潮莞高速打通园区“经脉

  事实上,在2006年园区成立之初的一段时期内,园区内招商引资工作曾遭遇过严酷的“寒冬”,园区内仅有包括华源轩家具公司在内的两三家企业,十分萧条。钟启章告诉笔者,园区刚成立时,能依靠的只有距园区20公里的深汕高速公路和当时还未改造的324国道。

  随着广惠高速的通车,园区的发展渐渐有了起色。钟启章介绍,2008年与园区签订意向合同的企业出现了“井喷”,达到了30多家。2011年,潮莞高速惠州段连通惠东,更是为园区的发展打通了“经脉”。钟启章惊喜地发现,曾经令园区十分烦恼的招商引资问题一下子变得容易了。

  “潮莞高速惠州段一通车,就吸引了很多深圳技术含量高的企业过来。”钟启章说,“以前园区企业要去盐田港,得穿过县城才能上深汕高速,现在园区可以通过潮莞高速连接上深汕高速,对企业物流来说方便多了。而且,通往东莞也只要半个多小时。”随着入园意向企业的增多,园区自身也渐渐有了底气,“刚开始招商引资的时候,曾经引进过一些低端企业。如今园区渐渐壮大,我们开始对入园企业进行严格筛选,并将一些技术含量低、高污染的企业拒之门外。”钟启章说。

  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园区累计签订入园合同项目124宗,涉及总投资额229.95亿元,其中投产项目45宗,投资额84.3亿元,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88亿元,并已初步培育形成了制鞋、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产业集群。

  为园区带来交通便利的并不仅限于高速公路。去年12月,厦深铁路正式通车,位于惠东县稔山镇的火车站成为了该县的又一交通枢纽。“现在我们去福建、上海出差就不用去机场了,一些外地员工回老家也方便很多。”汪建国说。

  如今,园区面临的难题已经从缺少企业入驻变为缺少企业用地了。据了解,目前该园区的建成面积已经超过50%,并面临着园区用地紧张的问题。“现在我们急需扩园,但是扩园手续相当复杂,这就影响到一部分意向企业的入驻。”钟启章表示,对园区用地的限制正在制约着园区的发展,希望这一问题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记者手记

  交通优势还需转化为发展优势

  初到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印象最深的便是园区交通的便捷。一个产业转移园区内有两条高速公路出口,其中一个出口距离园区管委会仅数百米;园区还毗邻新开通的厦深铁路,离广深、潮汕地区的距离被进一步拉近,用“四通八达”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仅仅依靠交通优势,并不能决定一个园区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园区招商之难,也尝过投资者蜂拥而至的喜悦后,惠东产业转移园区的管理者们似乎更懂得如何合理地管理一个工业园区。在早期由东莞凤岗转移到园区内的企业中,有一部分属于技术含量较低、污染较高的企业,园区管理者对此也并不讳言。随着园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越来越大,园区开始有了“底气”,并对入园企业进行筛选,引进技术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的企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园区的这一做法也促进了自身发展良性循环的进程。

  日前,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东莞凤岗(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由莞惠共建调整为自建,惠州拟安排经济发展较快的大亚湾区帮扶惠东县。可以预见的是,园区仍将继续把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产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 范琛      通讯员 赖国文 刘冠军 发自惠东

  走进汕尾

  借“东风”打响交通突围战

  如“独木桥”般的深汕高速

  在汕尾市交通局,局长陈壮勇摊开汕尾市交通地图,指着一条横贯汕尾市的高速公路感慨地说道:“十多年了,汕尾的高速还是只能靠这条老路……

  陈壮勇口中的这条“老路”指的是深汕高速公路。这条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仍是汕尾唯一的一条高速公路。

  据陈壮勇介绍,汕尾境内的公路通车里程虽然达5852公里,但公路建设等级低,硬件条件较差。汕尾境内的一级公路有110.6公里,占公路通车里程的18.9%;高速公路171公里,仅占公路通车里程的2.9%。

  “如果没有振兴粤东西北的这股‘东风’,汕尾不知道要到哪年才能建起新的高速公路。”去年,连通粤东地区的潮惠高速公路正式动工,计划于2016年底完工通车。“按照计划,这条路本来要到‘十三五’时期才动工的。”陈壮勇说。

  在汕尾市交通地图上,笔者看到,深汕高速公路贯穿海丰、汕尾市区和陆丰三地,而北边的陆河县还是高速公路的“空白地带”。据了解,明年潮惠高速将连通陆河,经过该县7个镇中的6个。同时,该高速公路也将贯通海丰县北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更深远的交通规划正在进行。长期以来,汕尾缺少一条南北纵向的高速通道。随着新港区建设的逐步开展,汕尾迫切需要一条纵向的疏港通道作为港口配套设施以辐射内地。陈壮勇介绍说,按照规划,这条高速将于明年动工,建成后将把汕尾港区和梅州、江西连通起来,成为连接广大内陆的重要出海通道。

  遭遇“买票难”的厦深铁路

  通往粤东,在深汕高速“独木桥”外,去年新开了一条客运大通道——厦深高铁。

  从汕尾市区往东北方向行驶,约20分钟就能抵达厦深铁路汕尾站。与去年12月刚通车时相比,如今的汕尾站面貌已大有改善。

  走进火车站站厅,站长谢林君迎了出来。谢林君告诉笔者,火车站目前已进入暑期繁忙期,近期日均客流量在2000人左右。

  据统计,自厦深铁路开通以来,截至4月16日,汕尾站日均客流量仅为千人左右,深圳北站日均客流量则达到了约2万人。“购票难”或许是汕尾站客流量较少的原因之一。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当地市民反映,汕尾站通往潮汕和厦门的火车票还好说,去深圳和广州的可谓“一票难求”。在汕尾站的售票厅,笔者看到,两天内去往广州、深圳的火车票已经售罄。

  受“买票难”影响的并不只是汕尾站,还有广深往来潮汕地区、福建的交通要道——海丰县鲘门镇。去年底,厦深铁路通车,在汕尾设有3个站,鲘门站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被寄予厚望的厦深铁路鲘门站似乎并没有发挥预想中的作用。笔者发现,整个鲘门站候车大厅内只有寥寥几名乘客。鲘门镇党委书记李锦梅告诉笔者,鲘门站同样存在“购票难”的问题,“一是由于经过鲘门镇的班次太少,二是由于旅游公司承包了一部分车票,导致剩下的票源不足”。

  可喜的是,随着汕尾新区获省政府常务会批准,鲘门镇被纳入新区范围,并被定位为特色休闲区,新一轮建设正在这座小镇上拉开帷幕。新区规划提出,要发挥深汕高速服务区和厦深铁路鲘门站优势,大力发展滨海旅游,推进鲘门蓝色驿站建设。据了解,一座综合性服务区将于下个月在鲘门动工,这也是新区规划发展的内容之一。“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过鲘门站来到鲘门,感受这里的魅力。”李锦梅说。

  ■记者手记

  完善配套设施不可忽视

  与厦深铁路通车时相比,如今的汕尾站硬件设施大部分已建设完毕,但遗憾的是,最重要的“软件”部分——接驳巴士还未完善。

  要想让一处交通枢纽起到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除了枢纽本身条件要过硬,与其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必不可少。汕尾虽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汕尾站离红海湾旅游区也很近,但乘坐厦深铁路到红海湾旅游的游客却并不多。除了“买票难”之外,接驳巴士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这就制约了厦深铁路带动当地旅游发展的功能发挥。

  在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因配套设施不完善制约当地发展的情况并不罕见。以鲘门为例,汕尾新区的宏伟规划已将这座小镇划入新区版图。然而,笔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饮水难”问题正在制约着鲘门的发展,当地约两万居民已经历了长达3年多的缺水期。虽然当地政府曾通过招商引进了深圳大中华国际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水厂输水管道,但由于水厂缺乏有效管理,居民只能长期购买山泉水饮用。当地一名政府官员感慨道:“饮水问题不解决,鲘门镇的发展就提不上劲。

  珠三角地区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其完善的配套设施与服务。同样,这一问题在粤东西北地区也不应被忽视。

  南方日报记者 范琛 洪继宇        通讯员 谢锡城 谢立群 余作成 发自汕尾

  报道反响

  交通利好拓宽发展空间

  《南方日报》7月14日《粤东北与珠三角之间“鸿沟”正消弭》的报道,在河源与梅州引起强烈反响。

  龙川县工业园管委会主任张波认为,正如《南方日报》的报道所言,高速公路等“硬件”优化之后,地方配套路网完善、政府服务、招商模式等“软件”也需跟上,否则交通优势只是一个“优势”。龙川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袁钢华则表示,虽然目前有河梅高速公路经过,但仅辐射南部几个镇,中北部还有20多个苏区镇70多万人无法受益,县域公路布局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使得龙川中北部老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龙川急需补上中北部交通网“短板”。

  大埔县委办调研室副主任张荣强告诉笔者,梅大高速去年通车至大麻,圆了山区人民多年的高速梦。随着梅大高速二期及东延线今年全面开通,以及未来梅潮、大漳支线等出海出省高速公路建成,大埔可实现1小时内直达出海口——潮州港,将直接进入“海西经济区两小时经济圈”,大埔也将由“省尾边角”变身为“融入海西区、对接汕潮揭”的桥头堡。

  交通利好将给大埔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宝丰陶瓷董事长郭福琼表示:“梅大高速目前开通至大麻,其价值是无法衡量的,特别是大埔把交通公路布局规划与产业园区建设、城镇扩容提质和文化旅游健康产业发展等进行有机结合、无缝对接,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陶瓷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旅游开发、方便山区群众出行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连日来,大埔县大麻镇十里荷塘莲香、百亩玫瑰紫薇、千万葵花胜景的30里美丽乡村田园风光吸引了不少来自珠三角、潮汕地区的游客前来观赏,古镇大麻瞬间热闹了起来。“高速的开通让游客来这里更方便快捷了,梅州城区到大麻只需30分钟。”大麻镇旅游办主任郑纯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