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整版刊登我校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专题报道

12.06.2015  18:01

6月12日出版的《南方日报》在A04版以《矗立南海之滨 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为题,用整版篇幅刊登了记者对我校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的专题采访,介绍了我校的突出优势和主要特色、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我校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的规划纲要等内容。本篇报道是广东省教育厅和《南方日报》共同策划推出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系列专题报道之一,该专题共推介了包括中大、华工等在内的13所省内高校。同日,《南方日报》微信公众号也对我校相关内容进行了专题推送。

以下是报道全文:

在南海之滨湛江,有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广东海洋大学(简称海大):

国内首次在南沙找到金枪鱼渔场,成功钓获大目金枪鱼,实现“国产金枪”;

突破对虾养殖技术,“中国市场上每3条虾就有1条湛江虾”成为美谈;

成为中国现代珍珠养殖技术发源地、国内养殖珍珠研究与教学的前沿;

建立了多种水产品的HACCP质量管理体系;

向外交部、农业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划界谈判、渔业管理和渔业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作为南海之滨唯一一所海洋大学,今年11月,广东海洋大学将迎来80周年校庆。海大一直受广东省委、省政府重视,1997年以来有四任省委书记到校调研。2014年11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到海大调研,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校长叶春海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说,这是海大发展的新机遇,学校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为广东建设海洋强省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撑的历史责任,服务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他说,学校将发挥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东盟研究院的智库作用,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南海资源开发利用服务。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悦    通讯员  周莹莹  发自湛江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王辉  通讯员  广海宣

掌门人访谈

推动湛江对虾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南方日报:海大有哪些突出优势和鲜明特色?

叶春海:海大是广东省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设有水产学院、食品科技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6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涉海专业30个,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近5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共2352项,科研经费总额达4.27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78项,其中2项是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在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及贮藏、热带农业等方面一大批科研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南方日报:产业服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叶春海:我们主要在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等特色优势领域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水产养殖与捕捞方面,我们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新发现;促进了珍珠培育与加工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链,仅湛江地区的海水珍珠产量就占全国的2/3;推动了湛江地区对虾产业的发展,目前湛江的对虾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和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方面均排名全国第一。

近5年来,我们开发的免疫增强剂等新型添加剂产品在水产饲料企业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54.7亿元。

海大多个非涉海农科专业在岭南水果、特色蔬菜和水稻等地方特色农业、园艺产业方面均有研究,选育出了菠萝蜜新品种海大系列,建立了香蕉绿色食品栽培技术体系。选育的水稻新品种曾一度占据了粤琼南亚热带区域种植面积的50%—70%,累计推广面积超过千万亩。

30多份南海渔业报告被国家采纳

南方日报:广东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海大将在哪些方面提供支持?

叶春海: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拥有4000多公里海岸线、41.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的广东提出建设海洋强省,并作为国家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一带一路”战略明确提出,要推进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南太平洋岛国在海洋水产业领域的深度合作。

海大作为南海之滨唯一一所海洋大学,应以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为我国我省的海洋事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

除了服务产业,我们还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政府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湛江市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平台“南方海谷”的规划,广东及其沿海地区的国家级、省级海洋渔业产业规划、滨海旅游规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农业示范区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都由我校专家教授完成。

学校向外交部、农业部提供的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均被采纳,为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划界谈判、渔业管理和渔业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南方日报:具体到“一带一路”战略,海大将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撑?

叶春海: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广东要与沿线国家和南太平洋岛国在海洋水产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我们组建了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东盟研究院,推动学校与南太平洋岛国和东盟各国在水产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农业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这些研究都直接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

目前,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已完成《粤桂琼海洋文化产业蓝皮书》《南海战略研判及双方合作应对南海争端研究》等课题,同时参与完成了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愿景与行动》的撰稿工作。

此外,海大还将牵头建设高端智库,在南海海洋权益维护、海上丝绸之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东盟合作共赢战略等方面,形成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具前瞻性视野和创新性思维的政府智囊团和专家团队,对接海洋事业重大产业发展、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及重大科研创新任务。

启动“南海人才工程”

南方日报:2014年11月,省委书记胡春华到海大调研时,强调要努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学校在这方面有什么规划?

叶春海:我们制定了《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规划纲要》,主要包括:

第一,完善和发展特色鲜明的海洋类学科体系。整合校内外资源筹建海洋工程学院,重点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进一步拓展涉海学科,加快海洋化学、海洋地质、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海洋经济与管理、海洋法、海洋文化等学科的建设;支持其他学科靠海发展,拓展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等涉海特色专业和硕士学位点。

第二,构筑海洋与水产学科高地。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进入第五轮全国同类学科评估排名前列,并成为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和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成为广东省优势或特色重点学科;部分涉海学科在某个或几个研究领域进入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第三,建设“一本”大学。2015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海大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等10个专业自2015年起在广东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批次招生。在今年10个专业进入“一本”招生的基础上,力争明年再有更多专业进入,到2020年,学校整体进入“一本”大学的行列,改善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

南方日报: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叶春海:我们制定的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总体规划和改革方案中有“六大计划”和“六项改革”。

“六大计划”是指人才培养创优计划、学科水平攀峰计划、科技创新提升计划、人才聚集培育计划、开放办学拓展计划和服务社会增效计划。

“六项改革”是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试点学院综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评价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管理制度综合改革。

按照“改革驱动发展,建设聚焦内涵,重点引领整体”的基本思路,全面实施“六大计划”和推动“六项改革”,加快高水平海洋大学建设。

南方日报:因地理位置原因,海大招揽人才是否有困难?如何解决?

叶春海:确实存在部分科研人员因地理位置而不愿意来学校工作的情况,学校为此启动了“南海人才工程”,通过改善工作条件、营造学术氛围、提高生活待遇、增发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湛江是一个从事海洋水产科教事业的理想之地,在海大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对此深有体会。

宋采教授是我校食品科技与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曾任加拿大神经免疫学首席科学家,发表SCI论文近100篇。水产学科博士生导师陈兆明教授在海外求学20多年,曾先后担任美国莫阿纳对虾遗传育种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客座教授。

当海大向他们发出邀请时,有感于海大的治学环境和真切诚意,他们都欣然接受。据统计,近年来学校共引入国家级人才3人以上、省级教学科研人才60人以上、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0个,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5人。

竞展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19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人员556人、279人拥有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226人;“双聘院士”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

●先后有105人次入选约4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3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8名教授受聘为教育部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现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68个本科专业。

●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特色)专业、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应用型培养示范、特色)专业。

  ●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235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7项、省部级项目493项;科研经费总额达4.27亿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7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23项。

  ●近3年公开出版教材180部,其中《水产食品学》《海洋经济学》等20部为高等学校国家特色专业建设教材。

牛校淘宝

国内高校最先进的海洋遥感应用平台

如果你在海大校园内,看到顶着两个圆球的大楼,那一定是广东海洋大学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所在地了,圆球是卫星接收天线。

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付东洋介绍,该校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由广东省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建设,于2010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可接收美国NASA(Aqua,Terra)和NOAA系列卫星、日本MTSAT静止卫星、我国海洋卫星和风云卫星等9颗卫星的数据。实验室为系统研究我国南海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与生态变化,尤其为广东、广西、海南近海海域水质污染与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丰富的遥感数据源。

付东洋说,实验室每天可自动接收与处理卫星数据,形成海表温度、叶绿素a浓度、悬浮泥沙浓度、海水透明度等数据,是国内高校中最先进的海洋遥感应用平台。

据了解,实验室已为省市海洋环境监测部门提供近海水质遥感监测专题分布图,分析了过去30年湛江港区红树林湿地演变情况,生成了红树林分布与变化专题图,为国家红树林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数据。

南海渔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团队是海大校园内另一支与遥感技术打交道的队伍。他们致力于研究“南海有多少鱼、渔民可以去哪捕鱼”的问题。

笔者了解到,该系统有两大功能,一是通过渔民提供的生产数据建立了南海渔业数据库;二是南海深远海红鱿鱼中心渔场为渔民预报哪里可以捕到红鱿鱼。海大博士李忠炉说,以前普遍认为南海的渔业年产量只有100多万吨,但调查发现,南海渔业年产量在300万—500万吨之间。

  中国市场每3条虾就有1条来自湛江

“中国市场每3条虾就有1条湛江虾,而美国人的餐桌上每5条虾就有1条来自湛江。”湛江成为“对虾之都”,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的海大功不可没。

海大水产学院教授孙成波告诉笔者,早在1961年,被誉为“南方虾王”的吴琴瑟教授在我国首次取得墨吉明对虾育苗成功,后来又成功培育了斑节对虾、长毛明对虾等7个新品种并及时推广经验、提供技术,全面解决了生产中的种苗存活、发育问题。

1994年,该校老师黄熙可、曾伟兵在徐闻初步建立对虾高位池养殖模式,孙成波等人进一步完善了该模式。1998年,孙成波等在海南创立地膜对虾养殖模式和地膜改造老化虾池养殖模式,2009年在海南建立日本囊对虾地膜覆沙精养模式。

据介绍,凭借在对虾养殖方面的科研,海大先后于2006年和2009年分别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珍珠养殖是海大水产养殖学科的另一名片。海大珍珠研究所副所长杜晓东教授介绍,海大是我国现代珍珠养殖技术的发源地。1978年,全国唯一的珍珠研究室在海大成立。2000年以来,海大完成了马氏珠母贝全基因组测序,培育了优良品种“海选1号”。2012年,海大主持的“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集三千水族标本于一馆

在这里,有比恐龙还古老的物种、享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国鲎;有体重达4.9公斤、生长了近30年的锦绣龙虾;有体长仅几毫米、需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螃蟹;有重达250公斤、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贝壳砗磲……

广东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博物馆的前身是湛江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博物馆,由蔡耀国倡导组建,于1991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集海洋生物、淡水生物标本的收藏、研究及展览于一体。

据博物馆工程师邓远球介绍,馆内陈列水生生物标本3000多种。馆内标本既有鱼类、贝类、虾蟹类、海藻类,也有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棘皮类、环节类和腔肠类,基本反映了我国水生生物的概貌。据不完全统计,水生生物博物馆自1991年成立以来先后接待了参观者近40万人次。2012年被授予“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称号,2014年6月被授予“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总策划:莫高义  罗伟其  张东明  王更辉

总指挥:王垂林  王斌伟  胡键  郎国华

总统筹:王创  梅志清  姚侃  张纯青  谭仕龙  赖红英

执行统筹:蔡郁  陈枫  胡墨  张迪


  
扫一扫进入《南方日报》微信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




(新闻主编:张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