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粤政策“组合拳”助推创新驱动

01.06.2016  06:37

广州数控产业基地内,技术人员在对数控机器人进行调试。南方日报记者肖雄 摄

深圳某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测试。南方日报记者 何俊摄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外国人看中国——创新中国”活动日前结束了在广东的考察。来自欧盟驻华代表团,西班牙、埃及、匈牙利等1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多位驻华大使、外交官、负责人和外交专家,实地考察了广州和东莞两地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升级情况后纷纷表示,中国技术创新的高水平让人印象深刻。

  广东创新成果获得称赞的背后,是实打实的数据。2015年,广东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2.5%,技术自给率达到71%,两大指标取得重大突破,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提速。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推动科技工作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一系列突破性政策举措,连续打出“组合拳”,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努力,改革红利、政策创新红利逐渐释放。2015年2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及系列配套实施细则。随后,省有关部门出台了8个配套文件。其中,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等政策措施均属国内首创。

  《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作方案(2015—2017年)》《关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更明确了我省未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与举措。这些改革措施力度大、含金量高,对于破除我省科技体制机制瓶颈,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

  注“强心剂”

  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往往面临动力、资源和资金方面的困难。

  “很多时候创新企业不是败在产品、服务上,而是因为企业较小、成立时间太短,在新产品还未获得市场认可的时候就倒下了。政府如果能在产品处于市场投放初期时给予购买帮助,可以帮助不少优质的中小微创新企业健康地‘活下来’。”珠海一家企业负责人道出了许多企业家的心声。

  为给企业创新注入“强心剂”,广东在国内率先提出运用财政补助等机制,激励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2015年3月,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出台了《广东省激励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试行方案》,对已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企业,根据研究开发投入情况对企业实行普惠性财政补助。据悉,该补助专项资金3年计划高达75亿元,具有“普惠性”和“引导性”。

  省科技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共有1494家企业获得财政补助,总金额为12.11亿元,申报企业绝大多数为高新技术型企业。整体来看,广东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在第一年的落实中呈现积极态势,这对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均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家纷纷感慨,这一制度既有利于激发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又有利于企业规范使用省市各类财政科研资金,进一步提高财政科研资金使用绩效。

  科技创新券政策,也是广东为激励企业创新投入而出台的又一项惠普性举措。创新券,由政府向企业发放,企业可用于向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购买科技成果或科技服务,再持创新券到政府财政部门兑现。

  自2015年4月1日广东实行《关于科技创新券后补助试行方案》起,首批科技创新券金额达6500万,为广大中小科技型企业送来阳光雨露。

  这种灵活的资助方式,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研发计划,灵活选择所需的服务类型;高校或研究机构也能将技术成果转化到企业,增强了市场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提高了政府的科技投入资金使用效率。

  如今,创新券补助制度在清远、中山、佛山等地已率先启动。作为清远第一批申报创新券补助的企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用50万专项券补助,购买了仪器设备。

  “制药企业的研发时间长,有时长达10年才能出成果。通过科技创新券支持,我们先得到设备用于生产,设备生产企业则通过创新券获得财政补助,减轻研发企业成本,加速成果投产。”该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曾少群为这种“共赢方式”竖起大拇指。

  喂“定心丸”

  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连接点。近年来,广东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了大量高层次人才,积累了大量科技成果。但让院校颇为苦恼的是,由于相关管理制度的限制,科技成果绝大多数未能开发利用。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分析,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一个重要原因是“红线”太多,转化过程中碰到的阻力大。

  王校长的话说到许多研究人员的心坎上。我国院校成果转化面临的最大瓶颈是与国有资产处置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国有资产处置,成果转化自主处置权限低、转化审批管理过于严格、审批流程复杂、转化责任风险大等问题逐渐成为成果转化的“绊脚石”,制度创新迫在眉睫。

  随着《广东省经营性领域技术入股改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的出台,一系列问题得到解决。

  方案明确,高校和科研院所校长、院长、学科带头人可技术入股,奖励科研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不低于50%。“99%都可以。奖励后留归单位部分不上缴国库,用于奖励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大家放开手脚,先行先试。”在省科技厅召开的有关座谈会上,省科技厅副厅长钟小平的一番解读,又让科研人员吃了“定心丸”。

  在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陈志强看来,政策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可大大调动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华南农业大学便尝到了政策的甜头。该校摸索与企业合作之路,如今正与一个海洋技术企业合作,既出技术、人才,又出真金白银,参股达7%。

  乘政策东风,该校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以知识产权成果转让的收益,分配比例是研发人或团队80%,所在院系15%,而学校只占5%。这80%的留成中,除了30%作为科研的再发展经费之外,其余可作为劳务报酬。另外,不少教授在企业里面任职、挂职,同时直接带着研究生,这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说到人才,可谓推动自主创新的根本力量。然而,过去科研经费管理,有着明显的“重物轻人”问题——一般规定人力资源成本开支(俗称“人头费”)不超过5%,最多不超过15%。而且这笔钱只能用来支付临时工劳务费,正式科研人员不能领取。

  今年3月31日,省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修正案)》,把承担项目人员的人力资源成本费,由原来的30%调至为40%;软科学、社会科学和软件开发类项目,该项上限从50%提高到60%。

  由此,广东科研人力成本可占项目经费40%—60%,这一规定让长期被诟病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大大松绑,尊重了科技创新活动中人力资源的劳动价值,对于提高科研人员自主创新积极性、促进自主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广东还将有更多行动,提出打破以往“论文为王”的科研人员职称评审标准;明确以多种途径解决高层次人才安居问题……这将引导高层次人才向省内集聚,加速提升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撑“孵化器”

  为新型研发机构“开绿灯”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牛鼻子”,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也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的孵化器建设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5年新增孵化器166家,目前全省拥有孵化器399家,其中国家级43家,孵化场地面积达1348万㎡,在孵化企业超1.5万家。

  孵化器已成为广东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为科技创新及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仍然存在孵化器数量相对较少、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

  为难的是,孵化器建设投资大、风险高、投资回收期长,容易出现发展速度较慢、规模较小、投资运营主体较为单一等问题;孵化器内的在孵企业也容易因缺乏固定资产而成长缓慢。

  为力撑“孵化器”,广东推出了许多实惠的扶持政策,包括建立孵化器建设用地政策、孵化器新建或改扩建新增孵化面积后补助政策,孵化器运营后补助政策,孵化器风险补偿制度等。

  如今,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已有至少16家孵化器申请了财政补贴。这一政策在其它地市引起“共振”——深圳、东莞、中山、惠州、肇庆、江门等分别出台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实施细则。

  河源市设立科技改革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孵化器建设等;佛山市提出设立总规模5000万元的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资金,与省财政创业投资风险补偿资金配套联动;江门市提出设立市级创业投资及信贷风险补偿资金,由市本级财政与项目所在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

  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出和实施,提升了孵化载体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为孵化器内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在广东创新圈,还有一批“奇兵”——新型研发机构。2015年,我省认定新型研发机构124家,累计服务企业超过3万家,成功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超过千家。有别于传统科研院所,它们是向全球开放的人才平台,机构类型和人员编制灵活多样,具广东特色,全球视野,又与企业和市场密切结合。

  新机构也有“新烦恼”。它们难以享受国家及其他相关优惠政策,在引进人才的医保、社保、住房、子女上学、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方面,由于与国内政策不完全对接而难以解决。
  为了赋予其更多的市场自由度和发展空间,广东省针对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政策缺位问题,出台扶持这类机构建设发展的财税等系列政策,提出新型研发机构在政府项目承担、职称评审、人才引进、建设用地、投融资等方面可享受国有科研机构待遇。

  在此基础上,广东也正式实施《关于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试行办法》,针对这类机构的人才和项目等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为这类机构“开绿灯”,着力破解其的“身份”难题。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实习生 余丽颖 通讯员 粤科宣
  
  广东加快迈向制造强省

  没有轰鸣的噪音和弥漫的烟尘,在国内最大的数控产业基地内,从搬运到涂胶,再到切割、喷漆,广州数控自主研发的国产工业机器人正在进行着精密的自动化操作。除此之外,东莞松山湖的机器人产业孵化基地、顺德高新区的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器人示范区和集聚发展高地在珠三角先后涌现。

  作为有“世界工厂”之称的制造业基地,广东要实现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跃升,“广东制造”的转型升级成为重中之重。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接连出台重大举措,自去年起全面实施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机器代人”步伐,推动广东省制造业再创发展新优势。

  目前,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动与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倒逼下,广东制造正在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的转变,工厂从重资产转向轻资产,机器设备从“庞大、半自动化”转向“精细、智能、自动化”。

  三年内,省财政将统筹安排516亿元,集中支持工业转型升级。计划到2017年末,我省初步形成国内领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稳步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在智能制造发展方面,未来10年将完成智能制造六大主要任务,到2020年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达4000亿元,到2025年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的国际化企业。

  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工业转型升级持续向好——我省工业高端、先进产业发展较快,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208.27亿元,增长9.7%,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9.5%;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844.26亿元,增长11.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8.5%。一季度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延续良好态势,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利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利润率不断提高。

  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达45.5万家,比2010年增加20.8万家。

  南方日报记者 谢庆裕

  广州 新型研发机构全省最多

  广州坐拥全省最多的新型研发机构,其搭建的通道和平台,全球创新资源与人才得以在广州汇聚,形成了创新力量的“二次南下”。仅广州开发区,就已经聚集两院院士33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人,创新创业“国家队”已经达到97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16个共83人。

  从千年商都到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广州正在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迭代。从物流、商品、资本的流量枢纽、控制节点向知识、信息和人才意义上的流量枢纽、控制节点升级。

  深圳 专利密度居全国城市第一

  专利开发的深圳速度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据统计,2015年深圳国内专利申请量突破10万大关,达到105481件,年增长近三成,其中发明专利达40028件;至2015年底,深圳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存量已经达到了83903件,专利密度已达到73.74件/万人,居全国各大中城市榜首。

  在另一项反映全球知识产权优势的指标——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只有30多年城市史的深圳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2015年达到13308件。

  佛山 以跨国并购合作驱动创新

  在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浪潮袭来之时,“佛山智造”以跨国并购、跨国合作闯出新路,面向全球配置创新资源。2015年,佛山备案的境外中方投资额为4.64亿美元,增长90.4%。今年一季度,该指标飙升至5.9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38.6倍。

  以创新为导向,佛山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的深度合作也越来越多。作为广东国际合作的桥头堡,位于佛山的中德工业服务区已引入欧司朗亚太总部、西门子、库卡、安联保险、瑞曼迪斯等20余家欧洲知名企业、机构落户。正在建设的广东智能制造产业服务中心吸引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及25家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进驻。

  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勤 马芳 赵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