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7.3级强震 32人死 九州岛进入"震动模式"

17.04.2016  20:25

日本九州地区再次遭遇强震袭击,已造成32人死亡、上千人受伤。

  地震过后的山体出现明显坍塌。

  地震发生后,暂时避难的熊本县民众。

  在这次地震中,传统建筑受损严重。

    新华社电(记者沈红辉 闫洁 刘红霞)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九州地区16日凌晨发生的7.3级地震已经造成至少32人死亡、逾千人受伤。自熊本县14日发生6.5级地震以来,死亡人数增至41人。

    据日本气象厅最新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16日1时25分(北京时间0时25分),熊本县熊本市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2公里,是近日一系列地震的主震。

    受地震影响,九州阿苏火山当地时间早晨8时30分发生小规模喷发,浓烟腾起约100米高。现阶段,日本气象厅仍把阿苏火山的警戒级别维持在2级。

    此外,地震发生后,日本气象厅一度发布海啸预警,称九州西部海域可能出现高达1米的海啸,但这一警报不久后解除。

    小方久子(音译)怎么也没料到,自己躲过14日晚的那场地震,却还是被16日凌晨的强震生生“”出家门。坐在公园的简易蓝色塑料布上,这名61岁的老人心有余悸,“我们没法待在家里……太可怕了”。

     这次才是主震

    日本西南部九州岛熊本县熊本市当地时间16日1时25分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大约12公里。按日本气象厅的说法,这次地震是近日一系列地震的主震。

    美国地质勘探局说,就能量释放而言,最新的这场地震是14日晚那场6.5级地震的22倍。

     大幅增加救援人员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16日早晨告诉媒体记者,地震导致大约1500人受伤,其中80人伤势严重,他没有提及死亡人数。

    而按日本共同社的说法,这场地震已导致至少32人死亡,随着搜救工作推进,人员伤亡可能进一步上升。

    菅义伟说,政府将派遣2万名自卫队员前往震区救灾。此前一天,就6.5级地震震后搜救事宜,菅义伟说政府将调派1600名自卫队员赶赴现场。参与救灾的自卫队员人数一天内如此大幅度增加,地震带来的破坏不言而喻。

     屋漏偏逢连夜雨

    随后,九州岛阿苏火山当地时间16日早晨8时30分发生小规模喷发,浓烟腾起约100米高。

    阿苏火山位于熊本县东北部,是日本最活跃火山之一,也是游客徒步旅行的圣地。它由5座火山组成,最高的海拔1592米。去年9月,阿苏火山的一个火山口突然喷发,喷出浓烟高达2000米。

    现阶段,日本气象厅官员没有把火山喷发与地震直接关联。交通运输方面,大量公路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熊本县机场一处天花板在地震中坠落,机场暂时关闭,尚不清楚航班何时恢复。

    日本政府提醒灾区民众在保持镇静的同时提高警觉。政府还要求灾区内一座水坝附近的民众撤离,以防水坝坍塌,带来次生灾害。

     九州岛进入“振动模式

    原因:活断层横移

    日本气象厅改称16日的地震才是主震,14日起的连续地震只是前震。本次地震是横向错动断层型浅源地震。

    日本气象厅解释称,14日以来的地震源于内陆正下方的活断层的横向错位移动,由于震源深度只有约10公里,因此地表晃动特别强烈。根据震源深度,地震可被分为三种类型。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浅源地震发生频率最高,占地震总数70%以上,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震源深度在70公里至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通常情况下,震源越浅,破坏性越大。

     直下型地震 对地表破坏巨大

    和2011年日本大地震那样的板块间地震不同,此次地震和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一样都属于直下型地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官方统计约有6500人死亡。

    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分析发现,本次7.3级地震晃动的加速度是阪神大地震的约2倍,显示出此次地震对地表造成了巨大破坏。

    根据地震晃动的加速度,日本将地震分为0至7共10级,名为震度,最高震度为7。截至16日凌晨,震度1以上的余震共有213次,其中震度7的有1次,震度6强有3次,震度6弱有2次,震度5强和震度5弱各有一次。

    日本气象厅认为,今后一周内还有发生震度6弱余震的可能性。

    (华义)

     地球进入“振动模式”了吗

    难有证据表明地震进入活跃期

    新华社电 日本九州7.3级地震、缅甸7.2级地震、阿富汗7.1级地震、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1个月来多次7.0级以上地震。

    如何解释近来接二连三的强震,它们之间有关联吗?地球是否就此进入了地震活跃期?

    对此,中外专家均认为,任何结论都需要有科学证据来支撑。但无论从统计意义还是从具体研究来看,尚无法断定全球地震震级和频率等超出正常范畴,它们之间是否关联也不能下定论,但对部分“危险”区域加以研究并保持警惕是必须的。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物理学家兰迪·鲍德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地震活跃期)这很难说,我看到有研究说是,也看到有研究说不是。”在全球范围内,强震多发区可能在任何年份发生强震。“但我们不认为一个或多个地震活跃区之间存在联系”。

    事实上,每一次大地震发生后,都会出现关于地震活跃期的讨论。2013年芦山地震后,美国航天局地球物理学家汤姆·帕森斯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地球发生地震的频率时高时低,但这种高低起伏难以与随机现象区分开来。所以,对于所谓的活跃期有多长,我们无法做出评价。

    帕森斯推荐了一篇发表在《美国地震学会通报》上的论文,其中就关注到2004年印尼9.0级地震、2010年智利8.8级地震、2011年日本9.0级地震等大地震频发的情况,探讨这些地震之间是否有关系。这篇论文最后的结论是:大地震发生的时间点接近于随机分布,难以在此基础上明确得出活跃期的结论。

    事实上,日本和印尼本身就处于地震多发地带,是典型的地震多发国。比如印尼每年都要发生数千次地震。地震的具体成因十分复杂,但从宏观上说,日本和印尼等国地震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地处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若把世界地震的分布情况与全球板块的分布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两者有明显关联。据统计,全球85%的地震发生在板块边界上。这说明,板块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的重要原因。

    虽然判断地震是否进入频发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观察,但仍有专家认为,对一些地区的形势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判断是必须的。 (杨骏 黄堃 刘石磊)

     被困20名中国游客获救

    新华社电 中国驻福冈总领馆16日证实,20名受困于日本地震灾区的中国游客全部救出。

    据了解,16日凌晨熊本县发生强烈地震后,一个20人组成的中国旅游团被困当地一家温泉旅馆。总领馆得知后,紧急和日本有关方面取得联系。经协调,日方用直升机将20名受困游客救出。 (沈红辉)

     交通阻断 停电停水停气

    截至16日11时,3级以上余震发生66次。剧烈晃动导致熊本县不少建筑物倒塌,并引发多起火灾。

    警方说,目前已接到76起居民被困或被压在倒塌建筑物中的求助电话。

    来自熊本县政府的消息说,当地南阿苏村有公寓部分倒塌,11名大学生被困,部分地区还发生山体滑坡,多人被掩埋。截至上午7时,全县共有6.89万人在655处避难所避难。

    地震对九州地区交通网络造成严重影响,多条主干道被封,部分桥梁和隧道塌陷,部分村落与外界隔绝。九州地区大部分铁路临时停运进行安检,新干线全线停运。熊本机场16日全天关闭。

    截至当地时间上午8时,熊本、大分和宫崎三县约有18.1万户居民遭遇停电,熊本市全境和大分县部分地区停水,熊本市约9成家庭停气。

    日本气象厅提醒,地震灾区将自16日晚间开始降雨,并可能发生强烈余震,请民众注意山体滑坡、房屋倒塌等次生灾害。

     震区三座核电站

    均未受影响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原定16日前往九州岛视察救灾工作,但这一行程随后被取消,改为在首都东京召开应灾会议。官方没有解释安倍为什么取消此次行程。

    境内核电站未见异常

    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说,16日的地震发生后,九州岛境内核电站未见异常。

    报道称,震区附近的核电站共有三座,分别是位于九州的川内核电站、玄海核电站和位于四国地区的爱媛县伊方核电站。

    出于安全考虑,原定16日在灾区及周边地区举行的一些体育赛事全部取消。

    位于九州鹿儿岛县萨摩川内市的川内核电站和发生地震的熊本县直线距离约120公里,也是日本目前唯一运转的核电站。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一度暂停所有核电站的运行,并制定了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2011年以来震感最强

    在经过严格安全审查后,川内核电站1号、2号机组分别于2015年8月和10月重启,日本由此结束了“零核电”状态。地震后,日本九州电力公司表示,川内核电站未受影响,一切运行正常。

    玄海核电站位于九州佐贺县玄海町,目前处于停运状态,同样未受地震影响。另据NHK报道,地震之后,位于四国地区的爱媛县伊方核电站也并未发生异常。

    此次地震是自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以来,日本本地发生的震感最强烈的一次地震,但本次地震没有发生海啸。

    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曾关停了所有在运核电站。

    (综合新华、环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