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质被杀害 人质危机让安倍外交路线受挫(图)

26.01.2015  00:57

  当地时间1月20日,日本东京,民众在电视机前观看极端组织劫持绑架日本人质事件最新播报。

  中新网1月25日电 据外媒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当地时间25日称,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杀害日本人质的视频似乎是可信的。

  安倍对日本媒体表示,日本当局正在确认视频的真实性,但目前日方认为“伊斯兰国”24日公布的视频“可信度高”。

  24日晚,“伊斯兰国”相关网站上传了一张照片,被绑架的日本人质后藤健二手持另一名人质汤川遥菜被杀害的照片出现在镜头中。

  上传文件同时包含一段音频,音频中,被认为是后藤健二的男子说,他手中所持的是另一名日本人质汤川遥菜被杀害的照片,他同时说,绑架他的组织不再需要赎金,只要释放关押在约旦的一名女子,便可换得自身的释放。该女子被认为是“伊斯兰国”成员。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25日凌晨召开紧急记者会,他强烈谴责这一行为并要求立即释放人质,同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情报收集与分析。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20日发布一段视频,威胁若72小时内收不到2亿美元赎金将处决两名日本人质。日本政府在72小时期限截止时并未支付2亿美元赎金,两名人质的人身安全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新闻分析

  日本舆论指出,日本人质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安倍日前出访埃及、以色列等中东4国期间针对“伊斯兰国”的相关表态,可能是触发事态的一个导火索。

  安倍17日在埃及的一次演讲中说,日本将为支援中东相关国家应对“伊斯兰国”威胁提供2亿美元援助。而“伊斯兰国”20日公布的“致日本首相”视频中,明确表示索要2亿美元是针对安倍的上述表态。

  “伊斯兰国”公布人质视频前后,正是安倍为首的日本政府高官在中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紧锣密鼓开展“积极和平主义”外交的高潮期。安倍等人口口声声强调日本要加大“国际贡献”。

  日本民主党参议员德永绘梨指出,这起人质事件的发展显然与安倍访问中东期间高调宣布支援打击“伊斯兰国”有关。她认为,包括伊斯兰世界在内,国际社会原本认为日本是放弃战争的国家,但在安倍政权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宪法解释、推翻武器出口三原则等动作后,国际社会对日本的看法已发生变化。

  军事评论家前田哲男认为,安倍现在鼓吹“积极和平主义”,推动行使集体自卫权和武器出口。这或许是“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将日本和日本人列为恐怖袭击目标的一个原因。

  人质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的公开立场是,不向恐怖主义威胁屈服,同时将竭尽全力解救人质。

  为了减少人质事件对安倍政权和安保政策的负面影响,在日本国内,安倍政府一方面反复强调要“全力解救”人质,一方面通过媒体释放“美国要求日本不要支付赎金”的信号,试图以此撇清责任。

  上智大学政治学教授中野晃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场人质危机将使日本国内围绕安倍外交安保路线的舆论进一步分化,会有更多人认为,与安倍的“积极和平主义”相比,日本的战后和平主义能更好地保护国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