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日本大选安倍虽胜犹败 对华关系是考验

15.12.2014  14:27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日本第47届众议院选举落下帷幕。境外华文媒体分析,与联合执政的公民党稳占众议院修宪门槛的三分之二以上的议席,对安倍未来4年继续推动“强大日本”的相关政策打下强心针。但低得票率、民意出走凸显出安倍的“虽胜犹败”,而如何提振国内经济、改善中日关系等问题成为安倍政权重大考验。

  香港《明报》15日评论称,导致中日两国关系恶化的棘手问题并没有解决。其一,“历史认识问题”将会继续时隐时现。年内安倍或许不会去参拜靖国神社,但是明年、后年则无法预测。此外,慰安妇问题、教科书问题都有可能使“历史问题”死灰复燃。第二是钓鱼岛问题。

   投票率创新低 安倍虽胜犹败

  香港《商报》文章称,安倍这次提早举行的大选,被视为是对他推行安倍经济学的一次公投,有选民认为应该给他更多的时间施政。尽管安倍的支持率下降,日本经济再现衰退,选民谋求稳的心态和缺乏竞争,使选举结果毫无悬念。

  《大公报》刊发题为《投票率创新低安倍虽胜犹败》一文表示,执政党大胜是因为反对党实在不济,让选举缺乏激烈竞逐的气氛,也降低部分选民投票的热情。在选举投票之前,多家日本媒体进行的民意调查就已经预测,执政自民党获胜可能性较大。

  香港《经济日报》文章表示,日本众议院选举结束,执政自民党一如所料大胜,同样在意料之内的是投票率偏低,较两年前民主党大败那次选举下跌约6.8个百分点。

  日本《新华侨报》文章表示,12月24日,首相指名选举结束后,安倍将立即着手组阁。日本皇宫举行首相任命仪式和阁僚认证仪式后,新内阁成立后安倍将以重视经济刺激的“安倍经济学”为中心,行使集体自卫权等安保法制完善工作也将全面展开。

  台湾《中国时报》系列文章表示,尽管各方面都显示安倍的经济政策将失效,或者说已经失败,但这是趋势,甚至是必然的趋势。如果从眼前情况来看,表面上仍是很风光的,选民们觉得支持自民党也无所谓,毕竟其他在野党提不出更好的出路。

  台湾《联合报》文章称,面对选举对手对安倍经济学的抨击,安倍火力全开,一贯的回应是请对手提出更有效的经济对策。当然,在野阵营难以提出更有说服力的经济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