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高级军官被俘 获释后为何自杀

12.08.2015  17:34

遗诗与遗书的内容差距之大,令人不得不产生一些联想。空闲升到底是因为觉得自己的行为影响“帝国陆军”的声誉而产生激愤和愧疚自杀,还是受到了各方压力而自杀的呢?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日两国军队在上海战场上展开激战,双方都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伤亡。在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下,日军在上海被打得灰头土脸,在前线作战的步兵第7联队长——林大八大佐被中国军队击毙,指挥战事的最高指挥官也被接连两次更换。

不仅如此,当淞沪战事进入到2月23日这一天,又发生了一件令日本军队颜面无存,并震动日本军部的事件——步兵第7联队第2大队少佐大队长空闲升被中国军队俘虏了!自从明治维新建立新陆军以来,中级军官被敌对国俘获还是头一回发生,这怎能不让日军高层震动?

那么,空闲升是怎么被中国军队俘虏的呢?淞沪停战之后,空闲升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还是从淞沪战事说起吧。

战地江湾

1932年1月20日下午1时,4000余名日本侨民在上海集会,并致电日本政府,要求“立即派遣陆海军,行使自卫权,坚决灭绝抗日活动”。这些侨民的理由是1月18日有5名日本僧侣遭到中国人的殴打,其中3人重伤。

事实上这是日本驻上海领事馆陆军武官辅助官田中隆吉精心制造的阴谋,目的是为了将欧美各国对东北的关注转移到上海,使伪满洲国能够顺利建国。不仅如此,田中隆吉还在20日凌晨1时命令日军宪兵大尉重藤千春率领30余名日本浪人前往三友实业社纵火,并打死1名中国巡警。在日方挑衅以及向上海增兵的情况下,负责上海防务的第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下达了守军将“尽我辈军人守土御辱的天职,与倭奴决一死战”的命令。

1月28日深夜11时,日本海军陆战队1000余人在20余辆战车的掩护下,兵分三路向位于闸北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淞沪抗战全面爆发。

随着战事的不断扩大,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都在陆续向上海增兵。截止到2月中旬,位于上海战场的中国军队计有第19路军三个师、第5军两个师,以及宪兵第6团等部,而日军方面也增派陆军第9师团和混成第24旅团抵达上海参战。

2月13日下午,日军第9师团的第1梯队——步兵第6旅团在海军护卫下抵达上海,这其中就有时任步兵第7联队第2大队少佐大队长空闲升。

空闲升,1887年12月8日出生于日本佐贺县,他是地方法院书记官空闲正尚的长子,先后在县高等小学校、广岛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中央幼年学校学习,深受日本军国主义影响。1910年5月,空闲升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2期步兵科毕业后被任命为步兵第69联队附,12月正式任官陆军步兵少尉,此后他历任青岛守备步兵第3大队附、步兵第69联队附、步兵第7联队中队长、步兵第35联队附,并于1925年5月完成陆军步兵学校甲种课程的学习。1928年3月,空闲升晋升陆军步兵少佐,1930年8月调任步兵第7联队第2大队长。空闲升从军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基层部队任职,期间还曾被派到中国驻防,了解不少中国国情。他虽然拥有丰富的带兵经验,但要说作战,还是零经验。不过空闲升在接到开赴上海参战的命令时就已经做好了努力杀敌、建功立业的准备。他并没有想到,自己的预期会与实际情况完全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