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琵琶湖外来食肉鱼“斑猫鲿”剧增引担忧
图为日本琵琶湖外来肉食鱼种
图为日本琵琶湖固有鱼种。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读卖新闻》11月4日报道,2014年日本滋贺县琵琶湖及其周边河流的特定外来生物“斑猫鲿”的捕获量急剧增加,新的外来食肉鱼物种入侵,给滋贺县政府和当地渔业工作者带来了危机感。
据悉,斑猫鲿是原产于北美的鲇鱼的一种,最初出现在日本滋贺县是在2001年,截至2013年滋贺县一共捕获了39条斑猫鲿,而2014年却已捕获达40条。原本在这7、8年间的大力驱除下,曾给琵琶湖造成影响的外来鱼黑鲈和太阳鱼已有减少的趋势,而如今斑猫鲿的出现又带来了新的问题。
据日本环境省称,大的斑猫鲿可长达1米有余。斑猫鲿最早于1971年作为食用鱼被引入日本,并开始在以关东为中心的地区进行养殖,20世纪90年代各地陆续发现野生化的斑猫鲿。鉴于该鱼会捕食日本原有的鱼类,并给渔业造成影响,2005年日本政府根据《外来生物法》决定禁止饲养和放生斑猫鲿。然而,自2001年以后,在琵琶湖和其支流濑田川每年均可发现数条斑猫鲿,2013年确认有18条,而2014年截至10月末为止已共发现40条。据滋贺县称,由于发现的还有幼鱼,说明该鱼或将继续繁殖。
据悉,斑猫鲿以日本原有的香鱼、固有种褐栉鰕虎鱼和长背鲫等为食,而这些鱼种同时也是被滋贺县《红皮书》指定为稀有物种的体长超过1米的“琵琶湖之主”琵琶湖大鲶鱼的饵料。这意味着大鲶鱼的数量也将面临减少的危险。据报道,因斑猫鲿的剧增而威胁到原有鱼种的事例早已在有诸多养殖场的茨城县的霞浦发生过。多年来当地渔业工作者已捕获及驱除了200吨以上的斑猫鲿。茨城县水产试验场的人员表示,“斑猫鲿鱼鳍上有尖锐的刺,连鸟都不敢吃它,没有天敌的存在,所以很容易泛滥。”
据悉,针对黑鲈和太阳鱼的防治对策,滋贺县已研究和实践长达约30年。黑鲈于1974年首次在琵琶湖被发现,在1983年左右开始大量繁殖。太阳鱼则在90年代初开始以比黑鲈更快的速度剧增。除渔业工作者奋力驱除黑鲈和太阳鱼之外,政府也在2003年制定了禁止钓鱼者放生外来鱼的条例。在每年1亿日元左右的投入下,外来鱼种的驱除量从1990年的30吨增加到2007年的543吨。与此相对,黑鲈和太阳鱼的估计生存量也在过去的10年间,从2006年的最大值1900吨开始逐年减少,到2012年已减少了3成,约剩1300吨。
然而,滋贺县水产科的负责人仍有担忧,并表示,“长年的外来鱼种驱除对策已奏效,长背鲫等固有物种已渐趋增加。但是如果现在斑猫鲿再度增加的话,恐怕会给固有物种造成致命一击。”目前,滋贺县政府在呼吁不要在捕获特定外来物种后将其放生的同时,也在考虑“必须趁其生存区域尚在有限区域时尽早采取对策”,并在推动相关对策出台。(实习编译:陈一平 审稿:夏毅敏 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