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大师》

06.07.2014  14:22
摘要:●《日本电影大师》,(美)奥蒂·波克著,张汉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48.00元

        ●《日本电影大师》,(美)奥蒂·波克著,张汉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48  .00元。

        《日本电影大师》是奥蒂·波克以西方人的眼光抽取日本十位电影导演,包括沟口健二、小津安二郎、成濑巳喜男、黑泽明、木下惠介、市川昆、小林正树、今村昌平、大岛渚、筱田正浩,以代表日本电影的三个黄金时代的辉煌成就,每位导演详述其生平和作品发展脉络,并选一部其代表作详作分析,后附导演的电影作品年表,极方便影迷。不过不足之处是作者的眼光太过于主流正统,容易忽略像铃木清顺这样的异色导演,山中贞雄这样的时代剧导演,新藤兼人这样的独立导演,小川绅介这样的纪录片导演……其次,以十位导演来代表日本电影黄金年代的成就,有取巧之嫌,两方面看,无疑都使日本电影的丰富和广博大打了折扣。(连城)

        ●《日本新浪潮电影:感官物语》,(美)大卫·德泽著,张晖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4月版,38  .00元。

        日本电影新浪潮是日本影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虽然出现的时间非常短暂,却涌现出了像大岛渚、筱田正浩、今村昌平、铃木清顺、小川绅介等著名导演,佳作迭出。然而,与此相应的是电影批评文献上对它的严重忽视,在中文世界里,更是缺乏对这一日本影史上的重要运动的完整和全面的绍介和批评。大卫·德泽教授的《日本新浪潮电影:感官物语》是西方世界第一部全面评价日本新浪潮电影的著作,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德泽将日本新浪潮运动置于一个日本社会发生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历史、文化的变动的背景下去加以理解,他采用的方法是“回归到它的本源,回归到它发生的当下”。他认为不勾勒出日本新浪潮电影和特定的日本社会、历史、文化变化时期的关系,我们就无法理解日本新浪潮电影在内容上的激进破格、在形式上的大胆前卫乃至极端的革新实验,就无法理解日本新浪潮电影为何异常偏爱青春、性爱、暴力、政治等主题。德泽教授通过本书的研究表明,具有左翼思想的日本新浪潮导演以电影作为一种工具,作为一种武器,来参与其时复杂的文化斗争。德泽教授这本书为中文世界对日本新浪潮电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把有用的钥匙。(连城)

        ●《宽忍的灰色黎明:法国哲学家论电影》,(法)福柯等著,李洋选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版,42  .00元。

        法国当代哲学家近几十年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他们的著作也被广泛译介到中国,如米歇尔·福柯、罗兰·巴特、居伊·德波、让·鲍德里亚、吉尔·德勒兹、阿兰·巴迪欧等等,都曾令国内学人感到过面红心跳般的悸动。而我们对他们的著作却常常陷入深究但却不能自理的泥沼中,阐释多于理解,萦绕大于贯通。这本书虽意在关注电影,但在哲学语境下,即便不去看电影也能对这些哲学家论述的题目和原理产生兴趣。对我而言,这样一本集中编辑了法国哲学家在电影艺术上的发言,除了观看他们看电影的角度和切入问题的入口,也会被他们的遣词造语、制造语境、习惯语感等所吸引。

        本书虽为哲学家论及电影的相关文章,但形式多样,包含了演讲稿、论文、访谈等,读起来并不费劲,甚至有些还有接地气的方便感。虽然有些篇章今天看来已经过时,还有其论点、论证过程都已经不成立了,但是,即便看看学术达人们在治自己专业之外的学时的状态、习惯、方法,也仍然值得今天的读者反复推敲。(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