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 提出新的动武三条件

02.07.2014  04:22

1日,日本首相官邸前,日本民众举行抗议活动,反对解禁集体自卫权。

  据新华社电 日本政府1日下午召开临时内阁会议,通过了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这意味着日本战后以专守防卫为主的安保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敦促日方慎重处理有关问题,不得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利益。

   放宽“武力行使条件

  当天通过的内阁决议案推翻了日本历届内阁遵守的“自卫权发动三条件”,提出了新的“武力行使三条件”:一、日本遭到武力攻击,或与日本关系密切国家遭到武力攻击,威胁到日本的存亡,从根本上对日本国民生命构成明确危险;二、没有其他适当手段可以排除上述攻击;三、武力行使限于“必要最小限度”。决议案称,在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允许日本作为“自卫”手段行使武力。

  这份决议案还将允许自卫队在“非战斗现场”对其他国家军事行动进行后方支援,并要求简化出动自卫队的手续。决议案同时规定,在出动自卫队前会事先征求国会同意。

   系列军事法律将修改

  日本政府称,决议案的通过并不意味着日本自卫队可以马上行使集体自卫权。日本政府还需要对《自卫队法》《周边事态法》等相关法律进行修改,相关法律将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临时国会进行审议。对于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行为,日本各地近来接连爆发示威游行,要求首相安倍晋三下台,反对破坏和平宪法。

   前所未有”军事举措

  针对日本政府通过有关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案,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在军事安全领域的政策动向历来受到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段时间以来,日本执政当局一方面在历史问题上频频制造事端;一方面在军事安全领域采取前所未有的举措,使日本军事安全政策出现重大变化。人们不能不质疑日本是否要改变战后长期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

  洪磊表示,日本的国家发展走向归根结底应由广大日本人民来决定。中方反对日方蓄意制造所谓“中国威胁”来推进国内政治议程。中方敦促日方切实尊重亚洲邻国的正当安全关切,慎重处理有关问题,不得损害中国的主权和安全利益,不要损害地区和平稳定。

   解读

  “集体自卫权”解禁意味着什么

  1 自卫队成为“军队

  分析认为,解禁集体自卫权意味着日本将发展军事力量、参加海外军事行动,今后一旦日本主动使用武力,“自卫队”将实际上成为军队。

  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部研究员袁杨说,解禁集体自卫权对日本战后军事力量发展有跨时代意义,意味着日本能够以“关系密切”、“友好”的国家遭受攻击为名义,主动参与一些军事行动。比如日本可以帮美国“反击”第三方的“进攻”。解禁集体自卫权可以使日本发展军事力量摆脱诸多限制。袁杨说,以前,自卫队武器装备发展受到一些具体限制,比如不能有进攻性武器,导弹射程较短。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日本军事力量可能会慢慢有所发展”。

  2 中日冲突可能性增加

  袁杨认为,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大背景之一是中日矛盾,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军事力量强大,客观上对日本可能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日本认为需要对中国极力遏制,解禁集体自卫权也包含这一目的。

  袁杨分析,日方措辞称“关系密切”的国家,而不只是“盟国”受攻击,比如,日本周边两个国家发生武装冲突,如果日本认为其中一个国家与日本“关系密切”,这场冲突事关日本国家利益,那就可能出手帮助这个国家,即便这个国家不是盟国。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去年宣称,如果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受攻击、会打破区域均势,日本可以使用武力介入和干预。

  “这就埋下一个伏笔,”袁杨说,“以后中日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就增大了”。中日之间除了钓鱼岛、东海等现实利益的冲突外,由第三方因素而发生冲突的潜在危险会上升。” 据新华社电

  3 日本可能与菲越“结盟

  解禁集体自卫权直接关系自卫队今后发展,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刘江永认为,这将让日本在没有受到直接武力攻击的情况下在海外行使武力。

  刘江永说,今后日本有可能进一步改变日本战后一些法律,可能修改美日防卫指针,安倍内阁的系列举措导致日本在国际社会使用武力的危险性增大。刘江永指出,日本可能强化与美国军事合作,并与其认为“战略重要”的国家联手。在东北亚地区,日本是孤立的,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就是拉拢一些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等,以在南海制约中国,“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日本可能会参与到海外武力行动中。安倍还可能与北约合作,进一步突破和平宪法制约。

  外交学院教授周永生也认为,解禁集体自卫权产生的“最严重后果”可能是日本与一些国家结成军事同盟,如菲律宾和越南,日本可以给予这些国家军事支持。另外,解禁就是为了架空和平宪法,给日本军力松绑,得以干涉朝鲜半岛和南海事务,“而美国对日本这一行为是支持的,因为要在战略上‘遏制’中国”。 新京报记者 王晓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