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女婿”17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岳父 言传身教传承孝老好家风
“好女婿”陈建华:
大洋网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十七年如一日照顾卧病在床的岳父,他用肩膀扛起的不仅是一份责任,还是孝亲的大爱。
好人简介:
因年少时母亲猝然离世,父亲为生计在外奔波,陈建华从十几岁起便开始独自生活。因为这段经历,他对家庭和亲人极为珍惜重视。婚后多年,岳父因中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陈建华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承担起照顾的重任,17年如一日每天给岳父喂饭洗澡,从不嫌脏喊累,身体力行地为儿女诠释了孝道的含义。
好人说: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照顾老人是我应该做的事,希望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将这种好家风延续到下一代。”
年少时母亲因病猝然离世
爽朗的笑声,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言语间夹杂些许地方口音,今年62岁的陈建华生于广州,成长于江苏。
“我父亲以前在广州从事餐饮业,我是在广州出生的。直到1960年,我母亲才带着我回江苏老家读书。”陈建华回忆,儿时家境并不宽裕,家中有三个哥哥,大哥和二哥成年后都去当兵了,三哥和他年龄相差不大,全家人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生活。
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陈建华和母亲的关系最好。“我记得有一年家里没东西吃了,母亲就背着我走了30多里的路到部队找我哥,我们在那住了一个星期,然后我母亲又背着我走回家。”
不过,幸福的生活在陈建华读初三那年戛然而止,母亲因脑中风猝然离世。“我母亲的身体一直都很好,出事那天,我还和她一起吃早餐。”时隔40多年,回忆起和母亲相关的情景,陈建华眼睛泛红。“当时我在学校上课,她在送去医院抢救的路上去世了,我们几兄弟都没来得及见她最后一面。”
独立生活学会了珍惜亲情
母亲猝然离世,父亲在外奔忙,两个哥哥仍在兵营,三哥已成家生子,年仅14岁的陈建华不得不独自一人生活。那几年,除了上学以外,陈建华还要学习照顾自己。
“中午一般在学校吃,每天下午放学后就自己去买菜,然后回家煮饭,过了差不多半年才适应这种生活。”在学习做家务的过程中,陈建华知道了父母的不易,因此更加珍惜亲情。“当时真正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他们带大我们几兄弟不容易。因为这件事情,我开始对家庭很重视。”
独居的生活一直过了3年。高三毕业后,陈建华来到广州与父亲团聚并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饭店做点心学徒。“先是当了一年学徒,后来就升为团支部书记负责管理工作,一直做了10年。”期间,陈建华经人介绍认识了太太,并于1981年结婚成家。1984年,陈建华调动到流花宾馆担任餐饮部经理,这份工作做了很多年。
幸福平静的生活在2000年被打破。陈建华的岳父因高血压中风,身体状况变差。“刚开始他还勉强可以坐得起来,能自己吃饭,我因为还要上班和照顾儿子,所以每周过去照看几次。”
辞工作每天奔波照顾岳父
没过多久,岳父的病情日渐加重,后来瘫痪在床,日常生活无法自理。身为女婿的陈建华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将日常护理的重担承担了下来。
因为岳父住在芳村,那些年,每天早上6点钟,陈建华就要起床给仍在上学的儿子准备早餐,然后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从白云区赶往芳村照顾岳父。
“先是抱他到卫生间洗澡,然后给他做早餐,喂他吃。”因岳父长期卧床导致肌肉僵硬,陈建华还经常要用手和开塞露助其排便;为了防止长褥疮,陈建华每隔一两小时就要帮岳父翻一次身;因担心岳父常年待在室内不利身心健康,每逢天气好的时候,陈建华便背他外出晒太阳、用轮椅推着他去喝早茶……这样的“工作”,陈建华一干就是17年,但他从不嫌脏喊累。
有一次,陈建华的岳父因病情加重,需从芳村医院转至广州军区总医院抢救。“当时我们打了一辆的士,因为我岳父长期卧床身体僵硬,坐在车里的时候根本弯不了身体,我只能用手一路撑着他到医院。”陈建华的付出赢得了岳父的称赞,“他常常跟旁人说我就像他的亲生儿子一样,有时我去看他去晚了,他就会找我。”
言传身教传承孝老好家风
去年,岳父去世后,陈建华又和太太一道承担起照顾岳母的责任。“岳母十几年前也中过风,但生活还能自理。因为她喜欢吃我太太做的饭,所以主要是我太太在照顾她,我每周会过去照看几次。”
陈建华的孝顺不仅感动了岳父岳母,儿子儿媳也耳濡目染。“儿子和儿媳每周末都会到芳村去看望妈妈和外婆,每周会陪她们吃一顿饭,风雨不改。”
如今,空闲下来的陈建华成为梓元岗社区老人协会的会长,逢年过节便组织两三百名老人开展娱乐活动。“我以前是学做点心的,逢年过节我就会给大家包饺子或汤圆,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老党员也要发挥余热。”
2016年3月,陈建华被评为“广州好人”。对此,他笑称既意外又开心。“我家的氛围就是这样,其实我做的都是分内事。我觉得孝顺最关键的是家庭环境培养,要教会孩子从小就尊重父母和老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希望能通过行动给下一代树立一个好榜样,把这种好家风延续下去。”
撰文 信时记者 张利萍 通讯员 李滨 摄影 信时记者 朱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