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1日《羊城晚报》:越非虚构,越诺贝尔?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她的作品都是非虚构纪实性作品。至今,100多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中,有记者经历的至少有十六位,记者这种关注现实的职业敏感性,对于文学有何影响?是否文学正在回归非虚构的潮流?
视角 在非虚构与文学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非虚构:一个新的文学潮流
当瑞典皇家学院把诺奖颁给白俄罗斯纪实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时,不少人跌破了眼镜,因为诺贝尔文学奖此前很少将奖项授予非虚构类作家。1953年丘吉尔以《二战回忆录》获此殊荣,算起来已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非虚构文学正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被关注。
早在20世纪中叶,一些美国作家便发表了一些非虚构作品,比如中国读者熟悉的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和诺曼·梅勒的《刽子手之歌》就曾影响一时。在国内,非虚构写作成为一种现象,大约开始于《人民文学》杂志社首创的“行动者计划”及其开辟的“非虚构”专栏。近年来,网易、腾讯以及一些新媒体公众号,也纷纷开办非虚构写作专栏。可以说,非虚构写作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个新的文学潮流。
非虚构文学提倡介入现实,直面人生,强调个人的视角,创作主体的在场,以及真实和真诚的创作原则,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以往我们的文学创作也提倡“深入生活”,推崇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但这种“现实主义”带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而且它过于追求典型化,崇尚宏大的叙事,忽视个人的体验和生活细节,也不太讲究作品的文学性。所以,非虚构文学一方面是顺应时代潮流;一方面又是当前的现实生活迫切需要的一种文学类型:它既淡化了以往报告文学作品过于意识形态化、新闻报道化和人物故事过于程式化的弊端,又匡正了近年来文学创作中愈演愈烈的“纸上的写作”、“自说自话”、背向现实的个人化、空心化写作倾向。
非虚构与文学性并不冲突
阿列克谢耶维奇之所以能获奖,关键在于她在现实性与文学性、在场与不在场,非虚构与虚构、真实性与想象性等方面调控有序,拿捏得当,达到了一种较好的平衡。作为一个非虚构写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出色之处,就在于她对时代悲剧忠实而冷峻的记录。她的非虚构写作有一个特点,这就是一方面让真实还原,勇于直面惨痛的真实人生;一方面又特别关注大灾难中小人物的命运,让小人物在作品中亲身讲述自己的命运,从小历史中构建出大历史。她不但关注人,还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写人在大灾难中的茫然和恐慌。她对现实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于战争,她完全跳出正义、非正义这样的概念。她写战争中的人性、人的情感和心灵,既写战争中人的软弱和痛苦,写他们的不屈不挠和求生的欲望,也写他们人性深处的高贵与怜悯情怀。而她作品中的大量战争细节和生活细节,则使这种人性和灵魂的描写落到实处,别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非虚构写作尽管在理论上与文学性并不冲突,但要达到二者的平衡并不容易。因文学需要一定的想象力,而纪实则要求作家忠于现实。虽然阿列克谢耶维奇有着俄罗斯民族特有的思维,她的思考很犀利深邃,作品的表达方式偏重于当事人口述,叙事很冷静很客观,但她的东西绝对不枯燥乏味。她讲究叙事,也讲究文体。她尊重现实性,但又不乏文学的想象。于是,她在非虚构与文学性上获得了平衡,并寻找到了记录大时代的最好方式。
非虚构写作的成功之道
近几年国内一些非虚构写作之所以失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作者一味罗列表层的生活现象,或者对文献资料过于崇拜,同时又缺乏人性和灵魂的深度介入,忽略丰满烫贴、经过感情和心灵温润的生活细节,也看不到自由自在、生动活泼的笔致。
阿列克谢耶维奇写作启示我们:真正具有现实性的非虚构写作不但要贴近和直面现实,而且对现实要拥有一种大爱,并渗透进心灵的呵护、理想和希望。也就是说,首先作家要拥有一颗清澈明亮的“心灯”,这样他就不会被无边的黑暗和冰冷淹没,反而会在黑暗冰冷中感受到温馨甚至辉煌。其次,非虚构作家在反映现实时,既要贴近现实又要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和必要的张力,要身在其中,而又能出乎其外,即一方面要用感性经验和细节来表现现实,临摹现实,解析现实,思考和批判现实;一方面又要通过梦想,心灵的渗透、审美的烛照和诗性的文字,使现实腾飞起来。第三,还要对现实有所发现。米兰·昆德拉说:“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乃是小说唯一存在的理由。一部小说,若不发现一点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可见,有没有发现,是衡量一篇(一部)非虚构文学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标尺。而这种发现,主要有两个关节点:一是发现被现实掩盖或被人们忽视了的琐事、琐物和生活细节;二是发现现实生活的可能性,即描述出现实后面的可能性以及它的走向。这就是余华所说的“我觉得文学就是现实产生以后,后面又发生什么,这就是文学要表达的现实”。
是的,非虚构写作唯有善于发现,善于写出“文学要表达的现实”,非虚构文学才有可能真正解释出被日常生活所掩蔽的生活中的真相,揭示出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并从而经由审美之途抵达一种大的境界和情怀。
相关链接: 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5-10/11/content_812379.htm
作者/通讯员:陈剑晖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