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将于7月3日至4日访韩国 为首次专程访问单个国家

28.06.2014  08:54

  京华时报讯(记者潘珊菊)昨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宣布,应大韩民国总统朴槿惠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7月3日至4日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这将是习近平2013年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专程对单个国家进行的访问。

  昨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以往,中国领导人出访通常先访问朝鲜再访问韩国,而习近平主席此次单独去韩国访问,这透露了什么信息?

  秦刚表示,习近平主席访韩期间将同朴槿惠总统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作为朝鲜半岛的近邻,中方在半岛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我们坚定致力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支持南北双方改善关系。中国与朝鲜、韩国都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我们愿同朝方、韩方共同努力,推进中朝、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这符合三方的利益,也有利于半岛及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秦刚表示,中韩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建交以来,两国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精神,各领域合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在许多领域成为重要合作伙伴。双方加强理解、信任、合作,可以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习近平对韩国的国事访问意义重大。两国领导人将进一步规划和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相关新闻

   中国或借一对大熊猫给韩国

  尽管中韩两国还未正式发布具体行程,但习近平下周访问韩国一事已引起广泛关注。韩联社此前报道称,据韩国外交人士透露,此次习近平访韩,中国可能借一对大熊猫给韩国。他说:“据我所知,中国政府决定送大熊猫到韩国,是为了深化两国友谊和战略合作关系。

  韩联社报道称,目前关于中韩首脑会谈的具体议题还没有公开,但重启六方会谈很有可能是话题之一。有关目前已经谈判11轮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两国元首很有可能发出“从速缔结”的共同声音。由于访问时间恰逢日本安倍政权正式推进解禁集体自卫权,因此中韩在历史等问题上可能采取积极合作步骤。

   >>新闻回顾

   朴槿惠去年访华为期4天

  去年6月27日至30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韩国总统朴槿惠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分别会见朴槿惠总统。朴槿惠上次访问被定义为“心信之旅”,意在寻求真诚沟通和增进互信。

  访华期间,朴槿惠分别参加了中韩首脑共同媒体见面会、中韩经济论坛、清华大学演讲,并访问了古都西安。

  同时,双方积极评价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成果,就中韩关系、朝鲜半岛局势、东北亚及地区形势、国际问题等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解读

   中韩将充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办公室主任杨希雨认为,此次习近平访韩将就如何充实中韩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争取达成共识。此前,中韩两国上一届最高领导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今面临的任务是要使这个框架更充实、更具有实际意义,“相信这次访问会对双边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并取得一些务实的成果”。

   稳定朝鲜半岛局势

  杨希雨说,当前的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局势处在多少年来未有过的复杂形势,美朝、韩日、中日、中美矛盾加深,再加上克里米亚危机,不仅使美俄矛盾在加深,连日本也加入矛盾冲突,美日韩要求朝鲜有条件恢复六方会谈,但朝鲜则要求无条件恢复,这使得六方会谈重启问题不仅面临着旧的障碍,如今还面临新的矛盾。

  杨希雨认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如何带头来推动局势稳定,想办法恢复六方会谈和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也是两国元首需要探讨的问题,对中韩两国尤为重要。

   推进双边经贸关系

  除了政治方面,双边经贸问题显然是两国元首重点讨论的地方。杨希雨说,这20余年来两国堪称是世界双边经贸合作的榜样之一,两国经贸投资发展非常迅速,这个是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也是双边关系稳定和健康发展的一个推进器,双方经贸关系将如何走上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当前混乱的政治安全形势下,如何推进并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变得更为重要,这个问题是中韩双边关系乃至地区经济繁荣非常重要的基础。

   大熊猫将增强友好

  从去年朴槿惠访华,到下周习近平回访,这些都是中韩两国互访的外交计划,但是这个计划刚好碰到当前国际局势,因此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中韩元首的交流就变得特别引人注目。

  对于此次韩国媒体称,中国或出借大熊猫给韩国,杨希雨说,从大熊猫的交往历史来看,它确实起到传统外交无法替代的作用,是中国同一些国家进行双方交往非常行之有效的渠道,若中国大熊猫将在此次中韩交流中有所安排,让其渡过黄海,去到韩国和当地人见面,将增强两国友好的气氛,让韩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起到一个独特的作用。

  京华时报记者潘珊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