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货的“神炒作”还要炒多久

02.10.2015  10:20
既然国人有这样的智商和创造力,为什么不也捎带给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做一点贡献呢?如果这和智商以及创造力没有太大关系,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对这一系列漂亮的乌龙球作一点反思呢?

  说实在的,我很佩服日本商家的运气——最近日货在中国的一系列炒作居然如此顺风顺水、一路畅通:先是炒中国人到日本买天价马桶盖,然后是天价大米,再然后是天价小学生书包,紧接着又是冈本安全套、抹茶。接下来将是什么呢?

  这类传播的模式如出一辙:某种日货几乎天价+中国旅游者蜂拥而至+大抢购以致脱销+结论:日本货质量好。

  这个模式不断强化人们一种思维:尽管这种日货价格奇高,中国人却如此抢购,可见日本货确实极为优质,因此要赶快到日本去参加抢购。

  这一系列炒作是如此地成功,中国许多纸质、电视等媒体,更不用说各类大小网站,都成为了一轮又一轮争先恐后的传播者。为什么这种炒作一再出现高潮?这是因为这个新闻很雷人:人们蜂拥到日本,居然出那么高的价格,买一种马桶盖之类很普通的商品,实在很傻很天真。其实这雷人之处正是吸引人之处,网络时代人们就是喜欢雷人的新闻,越雷人越有人关注,甚至越有人模仿。

  那么,真的有那么多人蜂拥去日本买天价马桶盖、大米、书包和安全套吗?天知道。有谁统计过旅游者中有多少人真的这样大买特买?在这类新闻出来之前,估计买的人只是少数。但是,当铺天盖地的新闻出来之后,却真的可能一时间炒出了成群结队的购买者。

  于是,你只能佩服炒作的策划者,他们简直就是在牵着中国的消费者走。而且作为赢家的不只是日本的某一个商家,而是一大串商家,当然还有日本的整个旅游和产品形象等等。

  为什么日本的一大串商家,都如此这般地步调一致地炒作?最初猜测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马桶盖商家第一次炒作成功之后,被其他商家迅速发现这种模式很有效,就立即复制过来;第二,这并不只是商家炒作,而是某种机构的一个整体的策划。

  我是搞新闻的,也喜欢策划,但是对这样连锁的“神炒作”还是出乎意料。而且用一种模式炒了多种商品,居然步步成功,却在中国似乎没有引起多少警觉。这才是它最成功之处。我在前几年出版的《找点》一书中曾经分析过,西方人善于找点,而日本人尽管和中国人同属于东方,但是这个民族也很善于找点,在这一点上是中国人所不及的。他们的宣传就是不断找点的。这系列策划就是一个“找点”成功的典型案例。

  这样的炒作不是见不得人的阴谋,也并非不道德。因为任何商家都希望吸引消费者,更希望高价而且大量地吸引消费者,最好是消费者对商品形成一种非理性的崇拜,非理性地慷慨掏腰包,还能感觉是占了大便宜在傻乐,然后更加投入地继续。同样,任何国家都希望吸引旅游者,而且最好是旅游业还能带动商业大销售,何况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又受领土争端的影响,日本旅游和出口陷入低潮的时候呢?有这样的炒作成功,说明这个国家及其商家确有传播策划人才,有强烈的传播意识,而且有成熟的传播策略,有精准的传播实施能力。

  这不止是旅游加商业的炒作,而且这种炒作是对方在僵滞的中日关系状态下,找到了一个商业上的突破点,并且通过和中国商品质量的对比,强化了其国家某些方面的形象。通过一个很小的点的炒作,却产生一系列扩展式的效果。尽管日本的某些政客和一部分人群在侵略问题上坚持不道歉有理,还无理地把别国领土说成是自己固有的,令许多中国人很厌恶,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某些方面要继续向日本人学习。例如在这个系列炒作上,日本人的找点思维、统筹策划、系列布局、巧妙设计、精准操作,恐怕是一个很成功的传播学案例。这个案例对中国人来说,是一次传播学及其方法的普及式学习,我们应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甚至,这种炒出来的日本商品故事,对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是否也有某种启发呢?

  不过,上述这样的分析,或许有些疑神疑鬼。有人说事实不是这样,真实的情况是:最初可能就是中国某个有影响的专栏作家想雷人,写了一篇文章,紧接着是一些媒体都想雷人,于是便一个接一个地炒作,就出现了这种效果。如果是真的,那真是效果太神奇了。既然这样,与其佩服日本的策划家,不如崇拜中国的作家和媒体。不过我想请求这些作家和媒体即使想雷人,也不要这样雷人:这件事太乌龙了。而且乌龙球一个接一个,都踢进自家的大门,简直是个奇迹的组合。这居然比人家专门设计出来的都绝妙。为此,日本的商家和旅游机构应该给中国的专栏作家和媒体颁个大奖才对。上面是第一个请求,我还有第二个得寸进尺的请求:既然国人有这样的智商和创造力,为什么不也捎带给传播中国故事和中国形象做一点贡献呢?如果这和智商以及创造力没有太大关系,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对这一系列漂亮的乌龙球作一点反思呢?

  某些普通旅游者跟着炒作走,蜂拥到日本并不奇怪,因为他们缺少对炒作的理性判断;某些明星专门去买马桶盖更不奇怪,因为深度思考和判断并不是他们的职业所长。但是中国的各种媒体,本来传播是其专业特长,应该对这种炒作一眼就看到背后,为什么在这类东西出现之后却争先恐后地转载,乐此不疲?连续刊发这样广告式的报道,总应该赚一点日本的广告费吧?如果赚了,这样忽悠中国人,总是让人觉得有点吃里扒外的嫌疑;如果的确没有赚,那么不该消停一下,作一点反思吗?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