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旧村改造祠堂焕新颜 拔地而起续写新篇章

16.03.2016  10:15

    祠堂背后,是整齐划一的几栋高楼。

    “垂裕堂”有个中门,装饰了贴金的梅兰竹菊的窗花。

    走进广州祠堂之二十三

    走访对象:琶洲村郑氏宗祠

    地址:琶洲跃龙新街23号

    □本版撰文/摄影

    记者 成小珍

    2010年3月,海珠区琶洲村整村动迁改造,回迁安置地块建起了13栋高楼,打造了一个琶洲新村。2013年1月7日,琶洲村回迁地块进行了隆重的郑氏宗祠落成、启用仪式。在礼炮轰鸣、鼓舞醒狮的热烈氛围中,郑氏宗祠圆满完成了开光揭牌仪式。

    郑氏宗祠有它特殊的一面:历经多年沧桑风雨,年久失修的祠堂在琶洲村整村改造的契机下,得以按“原样复建、有所提升、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整复建。虽然是一间复建的宗祠,但它很好地承接了原有祠堂浓浓的宗族气息,极具岭南风格,完好地重现并提升了郑氏宗祠的风采。

     特色 包台齐腰高象征崇高地位

    坐地铁在万胜围站下,记者找到了琶洲新村。十几栋高楼围成了一个大社区,在第11栋楼附近,记者很容易就找到了郑氏宗祠。和众多“蜗居”在城中村的祠堂相比,郑氏宗祠可谓相当“高大上”——面向大马路,周围有几个广场,门前自带风水塘;背后是整齐划一的几栋高楼,现代的风格和祠堂的古香古色形成鲜明对比。郑氏后人郑赞希先生,为记者介绍了祠堂的特色和历史。

    琶洲村郑氏宗祠有200多年历史,祠堂有三进。据碑记记载,祠堂始建于明朝,清代扩建。上个世纪时,其中座、后座被毁,只剩大门前座和两旁的厢房,重建后,才有了富丽而庄严的祠堂。

    如今,祠堂门前有一个约500平方米的风水塘,还有一个宽阔的广场,立着四座旗杆夹,显示着郑氏祖先曾经在官场上的威风。其中,郑广秀是带领族人南迁琶洲的第一位太公。

    祠堂大门十分华丽,无论是门匾还是瓦当滴水,都装饰了金箔。龙船脊灰塑上绘制了鲜花、寿桃、山水等;梁架乌黑亮泽,雕工繁复;大门两侧的包台齐腰高,象征着崇高的地位。大门的对联“荥阳绵世泽,琵琶振家声”道出了琶洲郑氏的源流:出生于河南荥阳,落户琶洲水岸。

    目前,祠堂暂时不对外开放,非村民等外来人员不得擅自入内参观。

     建筑

    “还金远报

    牌匾有故事

    据介绍,复建后的一进,其雕花梁柱和“菠萝格”都是在原祠堂拆卸下来、刷上新漆后重新装上的,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原貌。一进左、右分别是郑成功和郑板桥(据称两历史人物均为琶洲郑氏同祖)的供奉室。步入天井,院子四周栽种了花花草草,绿意盎然。青云巷两侧的厢房摆放了麻将桌、乒乓球台,供村民来此休闲,此外还配备了电视、沙发等。

    二进是宽阔的“垂裕堂”,堂内挂了许多新赋的对联。该堂有个中门,装饰了贴金的梅兰竹菊的窗花,尊贵典雅。据介绍,中门不会轻易打开,只有重大庆典聚会或者贵客到访时才会开启。

    三进享堂高悬皇帝御赐的“还金远报”的牌匾。据说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相传广秀公的父亲汉章公在白云山拾获了两百两的金票,在原地等候多时。后在山中一凉亭守候,终于盼来了失主。失主感谢不已,说要赠送一百两的金票。汉章公回绝说,“我连两百两都没想过据为己有,又岂会贪图你那一百两赏钱?”“还金远报”正是皇上对此事的表彰。

     重建

    旧砖挑选出“百家砖”砌墙头

    历经多年沧桑和风雨,郑氏宗祠改建前已年久失修。借琶洲村整村改造的契机,祠堂得以重建。

    新落成的郑氏宗祠位于新港东路琶洲村复建房的入口处。2013年1月7日,琶洲村回迁地块进行了相当隆重的郑氏宗祠落成、启用仪式。郑氏族人筵开百席,庆祝祠堂的落成。

    郑氏宗祠按“原样复建、有所提升、修旧如旧”的原则完成了复建。根据琶洲村郑氏宗亲会的要求,复建采用由琶洲村郑氏宗亲会主导、自主选定具有资质的古建施工单位建设,开发商协助设计、承担复建成本费用的模式进行。祠堂自2011年9月开始奠基,历时一年多,于2012年12月竣工。

    新落成的郑氏祠堂占地面积为39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00余平方米,总体呈长方形、三进两廊两天井的布局。

    据介绍,重建郑氏祠堂总花费超过1000万元,光是墙头、牌匾、窗花上贴的金箔价值就将近40万元。而祠堂主墙体所用的砖头,都是琶洲村重建时从村里的旧砖中挑选出来的“百家砖”。

    郑赞希表示,新祠堂在旧祠堂的原址前移了20米的距离,相比旧祠堂,新祠堂的天井、中座都扩大了,看起来更为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