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航母来了也没用 南海非美霸权之地

05.03.2016  06:37

美国第七舰队所属“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及战斗群1日抵达南海,开始在西太平洋为期7个月的武力示威。它还将前往朝鲜半岛附近。这是近来美国在南海地区最具规模的军力集结,显然是要鼓舞美地区盟友和伙伴,向中国施加压力。

美一直批评中国在将南海“军事化”,现在它的航母舰队也开过来了,向整个地区大秀肌肉,创造了南海的顶级军事化范例,亏华盛顿还有脸把“军事化”的帽子往中方头上扣。

与“拉森”号等美舰单独闯中国岛礁附近海域相比,“斯坦尼斯”号战斗群释放的威慑力不可同日而语。中美在南海的博弈看来会掺入更多军事元素,中国人对此恐怕应坦然面对。

航母是美国海上霸权的象征,但它对小国的 心理 影响更加显著。在大国之间,航母的真实军事价值不断被打折扣,它的政治符号意义更为突出。美派航母来南海更多展示的是它的对华强硬态度,显示它要对抗中国的南海政策,而非它要达到某个具体军事目标。

斯坦尼斯”号给美相对弱小盟友带来的鼓舞将远大于它向中国施压的效果。它会进一步刺激区域内的纷争,或使菲律宾等更加有恃无恐,这大概是问题较现实的一面。

倒退一二十年,解放军对付航母或许还欠把握,但是今天就不同了。中国的东风-21D等导弹系统被普遍认为是航母“克星”或“杀手”,虽然航母与“杀手”导弹从未实战对抗,但航母对中国这样大国的威慑力与东风-21D对航母的威慑力相比,后者的可信度更加严肃。

总之,航母对制造声势来说不可或缺,它的战斗力也是真实的,但到了它们被投入到大国之间实际军事对抗的时候,它们就会从主导者变成“小角色”,弄不好还可能成为海面上的“活靶子”。冷战时期苏联不愿意发展航母,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航母被用于大国之间的相互恐吓就更加可笑了。

大国发展航母源于军事、政治的综合需求,它代表了既方便施展、又容易被戳穿的威严。关键看张扬这种威严的时间和地点是否准确。

美航母来南海,除了加强中国人对美国不怀好意的认识,不会有别的作用。中国人将更加相信中美博弈的长期性和严峻性。在中美之间有时是不好讲道理的,中国需要不断增加力量,逐渐修正中美对话的基础。

按说美方所宣称的维护国际法治、地区稳定和航行自由也都是中国所主张的,中美在南海不应有矛盾了。然而美方的挑衅如此真实,说明它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都是蒙人的。美国要的就是它在南海上的霸权,压制中国的影响力,中美博弈不可避免。

斯坦尼斯”号航母来南海上敲锣打鼓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提供了中国在岛礁上部署更多武器系统全世界都一目了然的理由。有这艘美航母带着重舰来南海上“”,中国向岛礁增添多少军事元素都不为过。美航母让人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军事化”,中国部署些红旗9导弹,建几个雷达站,真是差远了。

把航母也搬出来,美国在南海能够施压中国的工具用得差不多了。它接下来还能做的大概也就是拼凑若干喽啰的“联合巡航”了。但这一切很难给美国在南海的霸权盖上合法有效的印戳。中国不仅会抵制这一霸权,我们对付美军事干预南海的能力也将继续增长。这个进程或快或慢些,但它的方向注定是美在南海军事影响力的逐渐衰落。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