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潮汕地区的“西南联大”——“粤东联校”

22.09.2015  15:57
与1938年清华、北大、南开等高校在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大”极其相似,在潮汕大地,也有这样一所“联合学校”。

  韩师在古沟办学旧址。左一为女生宿舍,左二为教室,左三为小学教室,余二座房子为男生宿舍。陈仲豪摄于1941年,林志伟收藏

  张如专老人回忆当年就读韩师附小,感慨万千。许端阳 摄

  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在古沟的教务处与校务处大门。许端阳摄

  1941年在韩师就读的“三侠客”,陈仲豪与林志伟(中)、陈大杰(左)合影。2000年11月29日,3人汕头重聚,在中山公园再次合影。资料图片

  韩师院长林伦伦在揭牌仪式上发言。许端阳 摄

  与1938年清华、北大、南开等高校在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大”极其相似,在潮汕大地,也有这样一所“联合学校”——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现为韩山师范学院,简称韩师)。1939年5月,由于潮汕抗日形势日趋紧张,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开始迁往揭阳古沟(现揭阳市蓝城区白塔镇广和村)办学,并在师范部的基础上开设中学部,收纳汕头金山中学、汕头一中、聿怀中学、女子中学、澄海中学,揭阳一中,潮州金中、潮安中学、八区中学等目前有记载的9所学校部分师生及前来借读的东南亚侨生,号称“粤东联校”,在烽火铁蹄下办学,前后历时5年9个月,后为粤东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

  然而,这段历史在潮汕却是知者甚少。9月18日,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韩山师范学院回到这处充满历史回忆的旧址,举行抗战办学旧址纪念碑揭碑仪式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这段历史才开始拂去封尘,走进世人视野。

  ●南方日报记者 许端阳 胡克雅

  记者探访

  张如专:

  学校排练的抗日话剧看了不少

  现年88岁的张如专是古沟张氏的族老,他12岁时韩师就来了,那时他在古沟韩师附小就读。

  “张氏祖祠正厅是韩师附小的所在地”,张如专清晰记得,韩师搬来之前,乡里原来也有书斋学堂,但“跟韩师的水平没法比”。韩师附小的老师上课非常生动有趣,光是眼神就能讲出“秋波如水”等好几个词,连眼睫毛都能讲得非常生动。

  在这个“小学毕业就可以算是秀才”的地方,韩师带来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附近乡里也有不少人慕名入学。“不过韩师当时学费比较贵,一般农家子弟读不起。家里也就供我读了两年半。”张如专说。时至今日,古沟的文化氛围仍较为浓厚,这与韩师当年的影响密不可分。

  张如专回忆说,当时附小一个班三四十人,上午上四节课、下午三节课。以语文、算术为主,高年级还有自然课、历史课。至今,他还记得“乾为天,坤为地……”每次他们见到老师都要鞠躬问好。

  韩师除了在当地设立附小外,还在当地设立民众学校,由韩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向群众开设读书、习作、尺牍、书法、常识、算术等课程,常有上百群众听课学习。

  “尽管这里较为偏僻,但也并不太平”。张如专在读书之时曾看到日军飞机从上空低空飞过,但幸而没有投弹轰炸。除了读书之外,韩师的抗日宣传也给老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如专特别提到了韩师排练并在乡里巡回演出的抗日话剧,并通过绘制墙报、壁报等抗日宣传,尤其是话剧,让他“看了不少场”。据韩师校史记载,学校当年成立了社会教育委员会,组织学生课余参加社会宣传工作。如1940年寒假期间,韩师全校学生便组成24个分队下乡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包括演讲、出版壁报、漫画、标语、慰问军属以及戏剧歌舞表演,包括《壮烈牺牲》、《保卫中华》、《别亲从军》等节目。

  除了读书与宣传工作之外,韩师还把军训列入课程,请了两位专职教官每周四节课时进行基础训练。在张如专的记忆中,负责军训教官非常严格,着军装、高筒靴,配备手枪,动作稍不到位便会遭到责罚。“还好小学不用军训,我就在一旁看着。”张如专说。

  此外,韩师还组织学生义勇军和军训团,进行比较系统的军事知识和技术训练,包括行军和实弹射击等。

  时空透视

  老校友:条件虽艰苦 教学不打折

  如今,像张如专这样的古沟老校友已不多了。据韩师老校友口述历史项目负责人陈俊华介绍,曾任汕头教育局副局长、汕头大学图书馆馆长的陈仲豪,是1939年迁址后第一批考入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高中部学生。他是这样描写当时的环境——“我一入学便住进一座门口石匾镌刻着‘喜祖厅’三个大字的临时宿舍。宿舍前面几百平方米的空地是学校天然的体育场。沿着操场一角,有条小溪,既可洗涤,也可作为小小游泳地。厨房和膳厅是用竹棚搭建在小溪旁边的。溪边还有一片竹林和一排排矮矮的香蕉树。晨昏时我喜欢在这里散步、读书,还可朗诵英语和诗歌。

  乍看之下有一种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但是条件的确较为艰苦。“我们高一的教室条件最差:房子四面已经砌好墙但没有屋顶,就搭了个顶棚;地面没有铺水泥,就把土夯实,钉上木桩,铺上木板。高的是桌子,低的是椅子。我们教室就有四五排这样的桌椅,都是钉在地上的。”陈仲豪如是描述。

  1944年小学毕业考进师范部的书画家陈德远,也有相似回忆:“记得那时教室地面都是干沙土,扫地的时候只能轻轻把纸屑扫掉,桌子也都很简单,就四个脚再加上一块木板作桌面。

  相比于中学部而言,就读师范部除了免学费之外,学校每月还有十几二十斤助学米提供,这无疑吸引了家庭困难的陈德远。“那时候1943年的饥荒刚刚过去。当时就读韩师有助学米,刚开始每位同学20多斤都够吃。可是到后来经济比较紧张,要补助的学生比较多,就变少了。同学们也体谅学校的难处,有的同学报10斤,有的报15斤,有的甚至说不用了……

  尽管生活条件较为艰苦,但是教学质量因汇聚潮汕名师而得以保证。陈仲豪对于许伟余老师的印象就非常深刻:“许老师那时年过半百,穿长衫,戴一顶瓜皮小帽,拿着一根手杖,还留着胡须,胡子和头发都白了,清瘦的脸上呈现着一种慈祥庄重的神情。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精通古典文学,特别是唐诗宋词。他讲授中国古典文学,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讲得深入浅出,诙谐流畅,十分精辟、生动、感人。

  同时,学校的活动还组织得有声有色,陈德远谈及当年,回忆道:“学校每年都举行一些学生课余比赛活动,比如盆栽比赛、歌咏比赛、教育图表比赛、地图比赛等。”他还屡屡获奖。

  当时的学生也是多才多艺,好比陈仲豪在毕业之际便写了一首被一时传唱的班歌——《心影之歌》。他记得有几句是:别了,古沟。我们要到遥远的地方,有一片片白云在飘零。听啊,黑夜里有我们年轻人雄壮的歌声。满山遍野,燃烧着抗日的烽火。我们热血沸腾,挺着胸膛,走上革命征程……

  专家说法

  林伦伦:抗战联校影响粤东教育数十年

  据韩山师范学院院长林伦伦介绍,当时的广东省内,迁校后还能成功办学的只有两所学校。一个是中山大学,一个是韩山师范学院。中大迁到了韶关,而韩山师范学院则迁到了揭阳。广东省立韩山师范学校因为其他高中的加入,形成了类似于当年西南联大的“粤东联校”,前后从这里毕业的学子共有2000多人。

  谈及此次韩山师范学院将古沟张氏祠堂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意义,林伦伦说可以分成当代和抗战时期两个方面来看。从当代来看,这些先辈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办学坚韧不拔的精神,既与韩山师范学院如今“勤教力学”的校训相契合,丰富了韩山师范学院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内涵,也为韩山师范学院和当年一起迁校过去所有学校乃至整个粤东树立了一个榜样。同时,也为现在年轻的老师和年轻的学生们,找到了一个学习先辈们坚忍不拔精神的地方。

  从抗战时期的意义来看,“粤东联校”为抗战时期的粤东地区源源不断的输送各种人才——特别是各级教师。这些人才,保证了当时的粤东地区教育没有断层。在1939年韩山师范学院刚刚迁校至古沟时,全校师生在一起仅有300多人。而到1944年“粤东联校”时,当时的学生数量达到1200人,这种办学规模,韩山师范学院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仍未达到。

  在迁校的近6年时间,“粤东联校”培养出大批服务于潮汕地区的中小学教师,涌现出一批坚定的革命干部和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旅外侨领等。他们为当时粤东地区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他们也使得粤东地区的文化得以传承。同时,“粤东联校”的学生也为当时的抗日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古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意义不止于此,林伦伦认为,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当时华侨支持抗战的一种体现。“在潮汕地区,凡是这种大型祠堂,都是华侨出资建造的,古沟的张氏祠堂也是如此。张氏祠堂1935年开建,韩师迁过去的时候已经基本完工,部分建筑还差屋顶。所以韩师师生当年迁过去的时候,非常轻松地就将这么大一片张氏族人新建的祖祠租了下来。这其中华侨的支持不言而喻。”林伦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