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昆虫行为及调控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昆虫通过嗅觉反应对寄主植物的化学信号进行识别,是研制昆虫引诱剂和驱避剂防治害虫的重要基础。近日,我校昆虫行为及调控研究团队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林进添教授团队,发现了桔小实蝇触角上特异表达的气味结合蛋白BdorOBP83a-2是该害虫识别引诱化合物的靶标分子,研究成果 “BdorOBP83a-2 Mediates Responses of the Oriental Fruit Fly to Semiochemicals”已于10月5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Physiology上(doi:10.3389/fphys.2016.00452,在线网址 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phys.2016.00452/full?&utm_source=Email_to_authors_&utm_medium=Email&utm_content=T1_11.5e1_author&utm_campaign=Email_publication&field=&journalName=Frontiers_in_Physiology&id=216414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农学院博士生吴仲真、通讯作者为我校农学院曾鑫年教授。
众所周知,昆虫气味结合蛋白在嗅觉感器中发挥作用,用来运输气味分子到嗅觉受体上。前期研究发现,在性成熟的桔小实蝇雄虫和抱卵期的雌虫对引诱化合物的趋性行为反应和触角电位反应均明显高于未成熟时期,但这背后的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却不清楚。该论文以此为线索,采用昆虫行为学、分子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等方法,探索了桔小实蝇感知引诱化合物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发现触角特异表达蛋白BdorOBP83a-2在性成熟时期显著高于其他气味结合蛋白,通过竞争性结合实验发现BdorOBP83a-2对引诱化合物的结合能力最强;随后,对该蛋白的编码基因进行RNA干扰,发现桔小实蝇对引诱化合物的趋性行为和触角电生理反应明显减弱。该文章的科学意义在于首先发现了BdorOBP83a-2是桔小实蝇识别引诱化合物的靶标分子,参与嗅觉感知气味分子的过程,为阐明昆虫感知气味分子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和设计合适的引诱剂用于“推-拉”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文/广东省昆虫行为调控工程技术中心 林涛)
(责任编辑:蒙丽)